WC62477_V1-HiRes

~纸张感性

“我得承认,纸张已不再是现今生活得必需品。要记录一天的行程,不再需要日记簿,只需输入手机内,约会时间到了手机还会响起提醒。会计师也不必用账目本来做账,电脑的excel文件可以代劳。”Winnie指着桌子正在录音的iPhone继续说:“像你,访问也可以悬着不作笔记,用手机录音就行。”

访问一开始,她已带我们迈入一个‘无纸’年代。

的确,要克服挑战,就得先确认它,然而勇敢面对。电子书、电子笔记、网上阅读书报,随着我们生活中大量资讯急速被电子化和数码化,许多人的生活都远离了纸张, 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键盘和屏幕。

Winnie是本地第三代文具与装订业者。她祖父在1942年创办了纸品装订公司“艺联”(Goy Liang), 1947年正式注册开业,由她祖父母在家手缝装订,为学校供应文具书本。

身为长子的父亲之后接过家业,在1976年改名为Grandluxe,为企业机构装订账目本子,表格簿,文具书等。曾薇薇说:“我们这行面临无数次的变迁,父亲还经历过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今天,我们的许多竞争者都被淘汰了。”

WC62306_V1-HiRes

 

儿时要当父亲的秘书

回忆童年,Winnie说当年家族生意所制作的笔记本主要以账目本或商务日历为主,在设计上对小女生并没有多少吸引力。不过, Winnie从小就要想要加入家族生意,她笑着说:“我儿时的愿望就是要当父亲的秘书。”

1994年毕业后,她就加入了家族公司。当时,公司主要生意出口本子到中东和澳洲市场。很多同事也因为Winnie是“老板的女儿”都不敢吩咐她做事,她只好“自己找东西做”。Winnie 记得在1996年在销售部任职时争取到一家保险公司的日历本的工程。不过,整个订单过程繁琐,她需要与各别的保险经纪取得订单,然后各别包装和载送。Winnie之后才发现公司一般以批发为主,货量以货柜计算,要独立包装或散买并不附和经济效应。也因此不获管理货运同事的帮忙。结果她只好和她当时的男友关卫贤(James) (现在的丈夫)用了整个周末的时间在货柜里重新包装,之后俩人还亲自把货载送到各别保险经纪手上。她回想起来还笑说:“当时,我坚持完成这份工作,就为了坚守承诺。虽然困难重重,但也学习很多。”

她之后说服了从事广告业的 James 加入公司,夫妻俩一同打拼。为证明 “老板的女儿”的能干,她自设很高的要求,更努力,之后成功为公司开拓了企业市场,公司也从生产文具产品扩展生产到皮革用品。在7年内,公司的盈利涨了三倍。 之后,父亲也把家业棒子传到她手中。

之前在Grandluxe的主公司旗下共有三大品牌:PaperLuxe、Monologue 和Luxe 。几年前,她发现市场出现了许多海外的文具品牌,如意大利的Moleskin、澳洲的Kikki.K和Smiggle等,都受年轻人欢迎。她于是把注意力放在零售市场,锁定的对象正是年轻一代。她的18岁女儿(关嘉荟)和15岁儿子(关腾昱)成了她市场调查的对象,每当有新产品时,都会拿回家要孩子提意见。

一次,她兴致勃勃拿了一些印上本地常用语缩写如“LOL”(Laugh Out Loud)或“tgif”(Thank God It’s Friday) 为封面设计的笔记本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意外发现他们对这些产品并不感兴趣。孩子还叫她考虑放弃门生意。

Winnie听了有点心灰意冷,心想为什么孩子对家族生意一点都不感兴趣。不过,这也让Winnie重启动力,要研发更具有时代感,贴近年轻人生活的文具品牌。

WC62515_V1-HiRes——1

创造一个全新品牌

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Winnie在一些时尚购物商场寻找零售店面时并不顺利。每当业主知道她经营的是本地文具品牌,都拒绝把店面租给她。甚至当有两家文具品牌想要争取同一个店面空间时,外国品牌总会有优势。Winnie于是醒悟,好的产品固然重要,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要拥有一个优质的品牌形象。

结果Winnie聘请了一个品牌顾问公司,用了一年的时间来设计一个听起来像是外国品牌的名字“Bynd Artisian”( “Bynd” 是一个英国的姓氏,同时也代表着“相连”的意识)。之后还拍了一系列充满欧美气息的宣传照,希望能为文具产品注入几分时尚感。Winnie当时的策略是先在纽约的Soho开设一间时尚文具专卖店,之后再挂着“外国”品牌形象重返本地。 好友李小娟医生(Dr Georgia Lee) 知道后,介绍了长住纽约的本地著名摄影师汪春龙(John Clang) 给Winnie和James认识。

有趣的是,当James向 John Clang解释他们的品牌计划时,在美国生活了17年的他完全不同意夫妻俩的看法,劝他们重新考虑行销策略。

John之后在接受《ICON》访问时解释:“我被Winnie和James的热诚给打动。不过,我认为他们应该把新品牌建立在主业的基础上。他们应该对父业的成绩和传统感到骄傲,用新品牌把父业的手制工艺给发扬光大。”

~本地月亮一样圆

夫妻回国后决定一切从长计议。

他们又花了一年时间,找了本地年轻摄影师Lavender重新设计品牌和宣传照,这次照片里的主角们不再是穿上冬装的欧美模特儿,而是在公司里工作了多年有纯熟订书手艺的工匠们。两夫妻也把店面设在Boon Lay工业区的总公司里,完全放弃在主要购物大街设立店面的计划。不过,Winnie坚持在店里要有截然不同的购物体验。店内有一个小空间让客人参与订书工艺坊,让客人体验亲手制作的乐趣。在店的一旁,有工匠们为顾客制作个人化的笔记本,而店内的销售人员都是工坊内的工匠。

有趣的是,在开业的短短两周后,他们就接到了诗家董Tangs)的电话,邀请他们到乌节路的店内开设专卖店,而其他商场的邀约也随之而来。Winnie 说:“我的终极目标是要把这本地品牌带向外海,让更多人认识到本地品牌。”在专访当天,James兴奋地分享了自己刚接到一个香港奢华购物商场的邀约,希望他们把品牌带到香港。看来,Winnie离目标已不远。

不过,对Winnie来说,最感动的还是看到自己的孩子重新对家族生意感兴趣。Winnie说:“去年,当品牌在Tangs专卖店开业时,刚好是佳节,人手短缺,结果女儿主动来店面里帮忙当售货员。当我看到她如此骄傲地把品牌介绍给客户时,格外感动。”她说,当时女儿还找来了几个同学来帮忙。当女儿休假时,还会主动打电话给朋友查看当天的业绩是否达标。而还在念中三的儿子也开始会跟父母聊起Bynd Artisan 的业务和未来的发展。

身为第三代家族企业掌舵人,看到下一代重新对父业感兴趣,欣慰是必然的。

与名人的精彩合作

Bynd Artisan工坊很独特。创办人Winnie 过去几个月积极与本地各行业(从摄影师到餐饮家等)名人合作,创作不同的精彩Capsule限量系列。

ByndArtisan@HollandV (hi-res)-2

Bynd Artisan X Iggy’s: Winnie 的叔叔曾广荧(Iggnitius Chan)是本地著名餐饮Iggy’s的创办人。在设立新店时,她就与叔叔联名协作“Petit Four”甜点盒。包装得像是一本精致装订书的甜点盒由Bynd Artisan特制,里头装着8件由Iggy’s西班牙甜点女厨Elena Perez与主厨Masahiro Isono创造的“亚洲口味”甜点包括:泰式绿咖喱、梅酒软糖、姜奶茶巧克力、印度尼西亚风味沙拉等。每天新鲜送到。

BYND-ARTISAN156666

Bynd Artisan X &Larry: 2014年总统设计奖年度设计师白志玮(Larry Peh)采用“危险,请避开”告示牌作为灵感,将这新加坡工地常见的警告标志融入皮革文件夹、汗衫、笔记本等,表现的是矜贵、私密的主题。

20150928 Bynd Artisan Clang_3

Bynd Artisan X John Clang:长住在纽约的本地著名摄影师汪春龙(John Clang)总喜欢把想法用Blackwing 602铅笔记录在笔记簿内。屋内的许多笔记簿有时把书桌都堆满。他也爱喝咖啡,每天至少会喝上7杯咖啡,有时当桌子堆满笔记本时,他就会顺手用笔记本当咖啡杯桌垫来用。所以与Bynd Artisan 合作的两个作品就包括了一款套上Blackwing 602铅笔的笔记本和一个能当坐垫的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