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界最强女力!九大女性时装设计师你认识几个?

在竞争激烈的时尚圈里,有这么一群女性设计师,凭借自身力量打破常规、改写规则,彻底颠覆行业标准。

Photo Courtesy of Prada
Share this article

开启零束缚之路: 可可·香奈儿

原名Gabrielle Bonheur Chanel的香奈儿女士(Coco Chanel),是当之无愧的女性时尚先驱,其创立的同名品牌Chanel,至今仍稳坐时尚界第一把交椅。

香奈儿女士的成功并非偶然。在那个普世女性仍被夸张又笨重的裙子束缚的时代,她抓住了时代的脉搏,设计出以男装元素为灵感的女性服装。出自她手的阔腿裤,放宽了服装线条却时髦优雅,从此20世纪的女性抛弃了马甲与束腹,不再受限于服装自由,开拓出女权在服装上的平等之路。


因对马术产生兴趣,香奈儿女士也设计出相宜的服装。品牌官网上引述了她的话:“我为自己发明了运动装,不是因为其他女人要做运动,而是我自己需要。我不出门应酬,因为我需要设计时装;而我设计时装,只因为我要出门,只因为我是第一个享受到这个世纪生活的女人”。

一贯特立独行的香奈儿女士,终身以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忠实的友谊、热烈的爱恋、对文化的探索、对旅行的渴望,对其性格和设计带来重大影响,革命性的时尚宣言,在其身故后依旧充满分量。

代表作:
小黑裙(Little Black Dress):1926年在《Vogue》杂志上首次发表,被称为“时尚界的福特”,乃女性衣橱中的经典单品,后续演变出无袖、吊带、迷你裙等样式。
水手衫(Chanel Marinière):于1913年首次出现在香奈儿系列作品中,是其最早设计的服装之一。
香奈儿套装(Chanel Suit):二战后,香奈儿女士回归高级定制界所推出的斜纹粗花呢套装,融合了舒适与优雅,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服饰之一。
香奈儿5号香水(Chanel No.5):1921年推出,史上最著名的香水之一,与小黑裙和香奈儿套装并列为品牌三大代表作。
2.55菱格纹手袋(Chanel 2.55 Handbag):1955年回归后推出的翻盖包,首次将链条肩带引入女包设计。

将艺术穿上身: 艾尔莎·夏帕瑞丽

与香奈儿女士齐名的意大利女设计师,两者有着著名的“竞争对手关系”。艾尔莎·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于1927年开启时装生涯,是20世纪首位将时尚与艺术结合的设计师,带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色彩,创造出“穿在身上的艺术”。

她也是第一位使用拉链作为时尚元素的设计师,还与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和瑞士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梅拉·奥本海姆(Méret Oppenheim)等人合作,将大胆的色彩和立体的结构引入高级时装 。

独特先锋的设计,让她成为第一个登上《时代》封面的女时装设计师。


代表作:
龙虾裙(Lobster Dress):与达利合作的作品,晚礼服的裙摆上印有巨大的龙虾图案,象征性感与幽默。
鞋帽(Shoe Hat):与达利合作设计,形如高跟鞋的帽子,挑战传统审美。
骨骼裙(Skeleton Dress):1938年推出的仿人体骨骼结构的立体剪裁连衣裙,兼具艺术与哥特气质。
震撼粉(Shocking Pink):由她亲自命名的艳粉色,乃品牌的标志色。
Shocking香水(Shocking by Schiaparelli):1937年推出,瓶身模仿女性身形,外包装与Jean Cocteau合作设计。

时尚叛逆者: 薇薇安·韦斯特伍德

人称“西太后”的同名品牌创始人薇薇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原是一名英国的小学教师。结识了朋克之父马尔科姆·麦克拉伦(Malcolm McLaren)后,两人共创第一家精品店“Let It Rock”(后更名为SEX)。数年后,她为朋克乐队Sex Pistols设计造型,开启她的“朋克教母”之路。

她不仅致力于推动将高级时装和朋克风格融合,更活跃于政治、社会、全球暖化等国际社会议题,将自己的政治表态搬上时装舞台,让伸展台化作讲台与游行,让模特穿上该类设计大走台步。其影响力让她于2006年获英女王授予“女爵士”头衔,以表扬其对时装界的贡献。

晚年,她投身于环保、反消费主义、公民自由运动,名言是:“少买,精挑,持续”(Buy less, choose well, make it last.)


代表作:
土星标志(Orb Logo):品牌标志性的元素,灵感来自英国皇室珠宝,象征“传统中的未来主义”。
海盗系列(Pirate Collection):1981年推出,融合了历史与前卫元素,开启她的新浪潮时期。
迷你裙撑(Mini-Crini):1985年的结合19世纪蓬裙撑与现代迷你裙的设计,代表女性力量与讽刺。
超高厚底鞋(Platform Shoes):1993年的日式风格厚底鞋,名模娜奥米·坎贝尔(Naomi Campbell)曾因穿着摔倒引发轰动。

时尚三代: 缪西亚·普拉达

原名Maria Bianchi Prada的缪西亚·普拉达( Miuccia Prada),是意大利品牌Prada 创始人马里奥·普拉达( Mario Prada)的小孙女。有着政治学博士学位,一开始对时尚没有兴趣的她,于1978年赫然接管了家族品牌,并在1990年代将它转变为现代时尚巨头。

因曾积极参与到当地女权活动中,其设计不仅讲究美感,更带反潮流的前卫性。她主张打破常规审美,挑战人们对“好看”与“高雅”的固有认知;也常借服装探讨女性权力、身份与自我表达,致力于赋予女性“穿衣的主控权”,被誉为“知识分子设计师”。

于1993年创立的副线品牌Miu Miu,更是时下年轻女孩最青睐的品牌之一。 


代表作:
黑色尼龙背包(Vela):诞生于1984年,使用军用降落伞尼龙制作,颠覆奢侈品传统材质理念,被视为“最潮黑包”。
丑时尚系列(Ugly Chic):1996年推出,结合奇怪印花、怪异配色和土味图案,挑战传统审美。
Miu Miu:比起Prada,以她小名命名的副线,更具少女感、叛逆精神,代表“年轻缪西亚”的创造性。

解构时尚哲学:川久保玲

作为一位在父权社会长大的日本女性,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却不受约束,反而以解构主义、反时尚与性别中立的设计理念著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美”的传统认知。


从小受独立思考和艺术审美熏陶的她,在1969年创立了品牌Comme des Garçons(法语意为“像男孩一样”。1981年,她首次在巴黎时装周亮相,以大量破洞、黑色主调的“毁灭美学”震惊世界,被称为“广岛之影”。

除了设计,她还创立了概念时尚百货Dover Street Market,引领全球概念零售潮流。她拒绝迎合流行,坚持以时尚为思想载体,她更是继Yves Saint Laurent之后,第二位在世时就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策展的设计师。


代表作:
Body Meets Dress, Dress Meets Body系列:1997年推出,通过在服装中加入填充物,改变身体轮廓,挑战传统审美。
White Drama系列:以纯白色调,探讨人生中的关键时刻,如出生、婚礼和死亡。
Comme des Garçons PLAY:与波兰艺术家Filip Pagowski合作推出的红心眼睛Logo,风靡全球,展现她将服装作为“可穿戴艺术”的先锋精神。

现代极简主义教母: Phoebe Philo

2008年,时年35岁的菲比·费洛(Phoebe Philo),接下了Céline的创意总监一职,并在任职的十年间,操刀了不少经典手袋,其带着极简主义和性冷感的设计,让她被奉为现代极简主义教母,成为大多数人心中的“女权主义者”。

未加入Céline之前,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她,曾加入法国品牌Chloé,担任Stella McCartney的设计助理。2001年,她成为创意总监并推出多个兼具独行设计和实用性的IT Bag。

Céline时期的她,加大了自己的极简主义、精致剪裁和中性色调特色,为品牌开发不少标志性单品。她还与艺术家合作,将艺术元素融入时装秀中,提升了品牌的文化内涵。

离开Céline五年后,她推出自己的同名品牌,延续了一贯的极简风格,强调舒适与实用性,并在设计中融入了现代女性的需求。

代表作:
Paddington 手袋:2005年推出,以其独特的挂锁设计和皮革材质成为当时的IT Bag,引发全球抢购热潮。Luggage 手袋:2009年以新奇的“囧脸”外形和实用性迅速走红,成为品牌标志性单品之一。
Trio 斜挎包:2011年发布,配有三个拉链隔层,实用又时尚。
Furkenstock 凉鞋:2013年春夏系列推出,将Birkenstock凉鞋与毛皮元素结合,引领“丑时尚”潮流。

环保时尚先锋: 斯特拉·麦卡特尼

顶着“星二代”头衔入行的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并非泛泛之辈。自小在音乐和艺术氛围中成长,13岁时就为自己设计了第一件夹克的她,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取得时装设计学位的2年后,即成为法国品牌Chloé的史上最年轻创意总监,带领品牌开启新篇章,更开创了副牌See by Chloé。

随后,在Kering集团的邀约下,她创立了同名品牌Stella McCartney,并致力于推进环保时尚的创新之路。其设计坚持不使用任何皮革、毛皮和羽毛,同时开发环保材料,并倡导可持续时尚(Sustainable Fashion)。其品牌也是首个推出环保男装的奢华时装品牌。

代表作:
“Keep Your Bananas Off My Melons”泳装:2001年的春夏作品,以幽默的图案和文字设计,展现了Stella对女性身体和时尚的独特见解。
Falabella 手袋:其最具代表性的手袋系列,以链条装饰和无动物皮革材质著称。
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与Adidas合作的运动系列,2004年合作推出至今,将高性能与时尚设计相结合,强调环保和功能性的统一。
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代表队制服:她是首位为奥运代表队设计全套制服的时尚设计师,官方制服融合了功能性与时尚感。

婚纱女王: 王薇薇

194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王薇薇(Vera Wang),在大学毕业后即加入《Vogue》杂志,成为该杂志最年轻的高级时尚编辑并任职了17年。随后,她加入Ralph Lauren,担任配饰设计总监。

1990年,因找不到心仪的婚纱,她决定创立自己的品牌,在纽约开设第一家婚纱精品店,从此开创现代婚纱的新篇章。她不仅改变了婚纱行业对“传统白纱”的刻板印象,更以时装设计师的理念,打造出融合浪漫、前卫、结构感、艺术性于一体的婚纱作品。采用层叠的薄纱、复杂的褶皱和独特的剪裁,展现女性的优雅与个性。她的崛起,迅速赢得全球新娘和名人的青睐,成为婚纱界的标志性人物。

除了婚纱,其品牌还涵盖香水、珠宝、眼镜、家居用品等多个领域。2024年,她将品牌出售给管理公司WHP Global,但仍担任创意总监,继续引领品牌的发展。

代表作:
贝克汉姆婚纱:1999年为维多利亚·贝克汉姆(Victoria Beckham)量身定制的婚纱,婚纱采用香槟色缎面,上身部分由伦敦著名紧身胸衣设计师Mister Pearl打造,配上约6米长的拖尾,增添庄重与浪漫的氛围。
Gemma Gown:一款极具结构感的鱼尾婚纱,运用不对称褶皱与裙摆的立体花卉设计,强调身形曲线与浪漫张力。
Hayley Gown:柔软蓬松的廓形,通过多层薄纱堆叠的公主裙,搭配紧身胸衣,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是品牌最受欢迎的“仙女风”婚纱之一。
Joelle Gown:融合了欧根纱、褶皱纹理、剪裁艺术的婚纱,是艺术感与婚礼实用性结合的代表作品。
黑色婚纱系列:2012年秋冬推出,打破了“婚纱必须是白色”的传统观念,在业界引发轰动。

甜美与叛逆: 安娜·苏

祖籍中国的安娜·苏(Anna Sui),于1964年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出生,以波西米亚风格、复古的灵感、浪漫的哥特氛围和摇滚精神而闻名。

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的她,最早为Junior Gaultier和Charles Jourdan工作;1981年开始独立创业,1991年在纽约时装周发布首个同名系列,正式创立 Anna Sui 品牌。

她用富有幻想力的设计语言,让时尚不仅是穿着的选择,更是态度与想象的出口,为女孩们打造一个“既可爱又有力量”的美学王国,将“奇幻少女精神”带入现代时尚舞台,被誉为“美国时尚界最具有个人风格的设计师之一”。


代表作:
1991年纽约时装首秀:由名模好友娜奥米·坎贝尔(Naomi Campbell)、琳达·埃万杰利斯塔(Linda Evangelista)等超级名模走台,系列融合维多利亚风格与朋克元素,确立“浪漫摇滚”路线
Dolly Bird系列: 1997年的产品,灵感来自1960年代伦敦街头女孩风貌,品牌早期最受欢迎的系列之一
Anna Sui Cosmetics:2000年推出的彩妆线,以玫瑰香味、黑紫包装、复古镜面雕花设计著称,产品包括魔幻玫瑰香水、雕花唇膏、紫色指甲油,受到当年亚洲年轻消费者喜爱
Dolly Girl 香水系列:甜美少女风香调搭配玩偶脸瓶身设计,掀起“少女香水”风潮
Rock Me Baby系列:2020年向朋克摇滚文化致敬而推出的系列,结合印花连衣裙、皮夹克、紧身裤等元素。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