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虽是小小岛国,却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各个文化族群兼容并蓄,美食文化也具有高度的包容性。本地餐饮界近年百花齐放,各国美食料理齐聚,但中餐的地位始终屹立不倒,皆因食客们的“中餐胃”久不久就会发作,永远不乏捧场客。
大环境竞争激烈,想要走出一枝独秀的道路,不仅味道要好,也要有创新精神,做到只此一家,美味无可替代。近年本地中餐界也刮起一阵现代菜(Modern Cuisine)风潮,充满想法和主张的年轻主厨,大胆重构经典,烹制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中餐菜式,从烹调技术、餐桌摆盘到装潢概念,在传统中注入创新元素,为食客探掘精彩的百变滋味。
去年2月开幕的Path是由主厨黄凯翔(Marvas Ng)与1855 F&B餐饮集团合作推出的新派亚洲餐馆,坐落在滨海湾金融中心三号大楼(MBFC Tower 3),以法式精致风格,呈现特色东亚风料理。
以舒缓眼球的奶油色系为主调,餐饮装潢高雅简洁,处处可见的流线形元素的内饰,呼应主厨的美食理念,希望透过美食创作,引领食客探寻自身的味觉之旅。36岁的主厨黄凯翔毕业自新加坡酒店协会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SHATEC),曾先后在香港的法式餐馆Le Pan和圣淘沙名胜世界Ocean Restaurant掌厨磨炼厨艺,也是2020年烹饪奥林匹克大赛新加坡烹饪国家队的成员之一。
在成军一年后,近期餐馆焕新菜单内容,推出了全新的晚餐料理,分别是六道菜式Voyage套餐和八道菜式Expedition套餐。亮点之作“Pork Trotter Crepinette”灵感来自主厨母亲的拿手好菜——客家梅菜扣肉,这道菜也是主厨的童年美食回忆。他以革新手法,采用法式烹饪技巧,用猪网油将肉卷裹起来,煎炸成金色肉球,再裹上酱汁,口感外脆内柔嫩多汁,呈现中西合璧的新派中菜;另一道菜色“The Shanghainese Hairy Crab Roe”则结合了黄凯翔钟爱的两道中菜:上海蟹黄和豆腐料理,咸甜蟹黄和柔嫩豆腐交织,伴着些许辣椒油,再配搭外脆内软的迷你法棍面包享用。
海鲜爱好者无法抗拒的“Oriental Bouillabaisse”,以法国传统的法式海鲜汤为灵感,加入中餐常见的食材海参,以及用豆皮制作的“金钱袋”,包裹着以海参、虾仁、竹笋和京白菜制成的美味馅料。餐馆也和姐妹店1855 The Bottle Shop合作,提供餐酒搭配菜单,为食客提升用餐体验,强化食物风味。
地址:12 Marina Boulevard, Tower 3, #01-05/06
网站:https://pathrestaurant.com.sg/
Path餐馆Pork Trotter Crepinette
对于忙碌的城市人而言,外食是家常便饭,位于达士敦路的月白(Yue Bai)主打新派中餐,就融入了食疗元素,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当儿,亦兼顾养生需要。
餐馆名称灵感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琵琶行》,宛如中式茶馆的装潢设计,以原木色为基调,墙上挂有《黄帝内经》书法作品和新加坡著名艺术家吴珉权(Goh Beng Kwan)的画作,整体柔和色彩氛围烘托下,散发禅味的东方雅韵,并设有42个座位,以及可容纳10人的私人厢房。
由主厨李宏伟(Lee Hong Wei)掌舵,月白的菜品以食疗概念为核心,遵循《黄帝内经》提倡的四时养生之道。所谓四时养生,意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调养,达到食药同源的养生目的。菜单精选各种中国南方菜系,以现代视角诠释,精致摆盘和色香味俱全的料理,打破大家对养生菜肴寡淡无味的印象。
招牌开胃小菜有七味酥炸牛蒡、洛神花白玉瓜、百香果金瓜羊肉冻和XO有机紫米糕,卖相红黄嫣紫颜值高,口感也各有千秋。牛蒡细条脆口咸香,洛神花冬瓜入口即化,秘制XO酱为有机紫米糕添加点睛一笔;百香果金瓜羊肉冻灵感则来自经典潮州菜,搭配清新的百香果和醋腌金瓜丝,让人食欲大开。
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中菜佛钵飘香,也以创新方式呈现——橙皮香脆西施骨。以豆腐炸圈取代传统常见的芋泥炸圈,香脆猪软骨裹上橙皮酱,橙皮味辛苦性温,具有健脾和胃、降逆化痰的功效;招牌菜还有山楂辽参东坡鸭,以传统福建菜肴海参鸭搭配雪梨和山楂,鸭肉焖得软绵适中,山楂解腻助消化;深受食客喜爱的鳕鱼石锅泡饭,暖胃暖心,灵感来自潮州粥。承载中国古老的养生智慧,以摩登方式呈现传统中菜,满足味蕾,也抚慰身心。
地址:33 Duxton Road Singapore 089497
网址:www.yuebai.sg
月白的山楂辽参东坡鸭
在饕客中拥有好口碑的本地小众餐馆Full Circle by J.Man,隐身于太丰中心(Thye Hong Centre),建筑本身的历史悠久,由1935年落成的太丰食品有限公司改建而成。餐馆主打新式亚洲美食,将亚洲风味与现代烹饪技术结合,突破传统菜肴的呈现方式和口味,由主厨Jay Teo幕后统领。
餐馆内部设计简约摩登,大地色墙面和原木装潢,皆营造出放松惬意的氛围,让食客舒适地享用一道道精致美食。餐馆仅设午餐和晚餐套餐选择,也提供餐酒搭配菜单,提升美食风味。主厨Jay Teo曾在本地米其林星级餐馆Cheek by Jowl担任主厨,也在他的母校新加坡酒店协会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SHATEC)担任过厨艺导师,对于亚洲风味美食的热爱,驱使他在精心制作的菜式中,将亚洲各国包括越南、泰国、韩国和日本等的烹饪文化融合在一起。
Jay Teo以创意十足的方式,将自己钟爱的中式美食,包括脆皮五花肉和叉烧,注入异国元素,塑造让人惊喜的新派菜品。人人爱的脆皮五花肉,以韩国传统料理菜包肉(Korean Bossam)的概念焕新诠释,用生菜和腌渍小菜包裹着脆皮五花肉,加上大量的香菜青酱和酸酸甜甜的鱼露焦糖酱汁,衬托出肉质的鲜甜,一口咬下,丰富的滋味变化在舌尖蔓延。主厨早期也曾在西班牙的米其林星级餐馆La Botica Matapozuelos任职,受到西班牙美食文化的熏陶,以中式的腊肠融入西班牙经典小吃可乐饼(Croquette)。
独具风格的现代中菜,融汇的不仅是各国的美食元素,Full Circle by J.Man呈现的料理也深藏着主厨的记忆,在人生中走过的道路,以及不断突破美食疆界的创意巧思。
地址:2 Leng Kee Road #01-05 159086
网址:https://fullcirclebyjman.sg/
Full Circle by J.Man午餐套餐
现代中餐馆“汇”(HUI)隐身于罗里斯德园(Rochester Park)历史悠久的独栋黑白屋,环境清幽静谧,掌舵的主厨王凯立(Liinson Heng)以法餐的精致仪式感来呈现中餐,为食客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餐馆名称“HUI”具有多重意义,象征人们相聚于同一处享受美食,也代表了餐馆的料理路线——打破壁垒,大胆融汇传统中餐和法式元素。主厨王凯立有丰富的法餐料理经验,曾师从法国名厨Jean-michel Perruchon,任职于米其林三星餐馆Joel Robuchon。在国外工作多年的他,始终对中餐怀抱热情,凭借自己的法餐背景,开创出独特的法式中餐风味之路。
餐馆菜单根据季节变化而更新,目前推出的七道菜试味套餐,主角有日本蓝蟹,添加四川风味牛油果泥和卡露伽女王鱼子酱,赋予味蕾奢华享受;来自北海道的新鲜扇贝,配搭海胆和海带,淋上自家制的辣椒油和松露,中西食材的交融,带来丰富的味觉变化;水煮日本牡蛎保持食材的大海鲜味,加上卷心菜及和牛配辣肉酱;日本顶级A4和牛,则佐以美味的羊肚菌和四川花椒汁。
中餐常见的菊花茶,巧妙地融入甜点中。以法国杏子配搭马达加斯加香草豆、脆口珍珠粒和咖啡碎,加上蜂蜜菊花冰淇淋,清新的饭后甜点为餐饮体验划下美好句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餐馆也提供选项多样化的饮料菜单,从葡萄酒、气泡酒、精酿啤酒、日本清酒到咖啡一应俱全。
地址:10B Rochester Park Singapore 139228
网址:https://hui.restaurant/
汇餐馆的日本顶级A4和牛
本地另一家主打法式中餐的餐馆Chez Kai,主理人兼主厨杨凯翔(Yeo Kai Siang)最早以私房菜起家,将法餐烹饪技巧融入中菜制作中,将你我熟悉的中式食材
变化出惊喜滋味。
31岁的主厨杨凯翔年纪轻轻,但充满想法,自小就对烹饪有浓厚的兴趣,21岁那年到巴黎蓝带厨艺学院Le Cordon Bleu学艺,也曾在英国的Les Climats及英国的L’Enclume任职,在国外累积的经验让他慢慢摸索出自己的料理风格,2019年创立自己的餐馆。
越简单的菜式,往往越考验厨师的功力。他设计的晚餐菜单中,首道菜品“开水白菜”是四川经典名菜之一,以金华火腿和鸭等食材熬制汤汁,加入意大利帕尔玛火腿添加咸香味,再以西式的冷过滤手法,淬炼出清澈而浓郁的汤汁精华,看似素简,平平无奇,却蕴藏丰富醇厚的美味,反映出主厨的艺高胆大。
另一道招牌菜是变奏自本地特色美食的“瓦煲饭”。瓦煲饭上铺满了海胆刺身,再淋上浓郁奶油香的海胆酱汁,舌尖享受奢华升级。在法餐中必不可少的面包,也是主厨引以为豪的得意之作,经过10年时间不断改进研发,紫薯面包外层酥脆,内层蓬柔松软,带来简单而满足的滋味。
Chez Kai店址原设于芽笼路一带,目前已闭店另寻新址,未来也将延续餐馆一贯的理念和料理风格。餐馆新址和开张日期可留意餐馆官网公布的详情。
网址:https://chezkai.com/
去年6月开幕的Born,是近期本地最受瞩目的重量级餐馆之一。位于历史悠久的标志性建筑金吉力沙人力车站(Jinrikisha Station),由主厨陈茳诞 (Zor Tan) 携手1855 F&B餐饮集团创建。
陈茳诞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一个小镇,小时候父母经营经济菜饭摊,自小就告诉他“吃饱就是福”,食物的意义不仅是果腹,也能因为美味带来幸福感,埋下他对烹饪的热爱种子。他17岁来到本地打拼,自新加坡酒店协会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SHATEC)毕业后,曾在现代法式餐馆Jaan、新加坡Restaurant Andre、台北RAW及澳门永利皇宫的川江月掌厨,磨炼出一手好厨艺,也是台湾名厨江振诚(Andre Chiang)的得意门生。
Born的料理风格是将法式烹饪技巧和中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以“Circle of Life”(生命的轮回)为概念,将主厨的童年回忆、职涯旅程和个人创想投入餐盘中,以美食阐述故事。Born仅在晚上营业,目前也只提供九道菜式晚餐,打头阵的餐前小点反映了主厨的成长背景,以多道小菜组成,有日本萝卜皮、冷拌海蜇头和紫苏腌冬瓜等,多变的美食滋味,满足爱尝鲜的吃货;一颗颗红艳艳的“Tomato Capsule”,源自陈茳诞的童年记忆,父亲经常在新鲜的芒果和番石榴撒上酸梅粉,清爽开胃。经济饭菜摊常见的“美人鱼”炸鱼片,则化为摆盘精致的糖醋炸鱼片,配搭主厨精心制作的辣椒油,带来熟悉又有新意的味道。
作为一家高档餐馆,BORN在空间设计上也落足心思。主要的座位餐区以外,设有两个私人厢房,分别可容纳四人和八人。装潢现代简约却不乏戏剧性元素,悬挂在主厅的巨型纸雕,气势十足,紧扣视线焦点,由荷兰纸雕艺术家Peter Gentenaar制作,如巨浪般的流线形设计呼应餐馆核心理念“生命的轮回”。不仅是美食宛如精致的艺术品,踏入餐馆室内,也让人仿佛置身于漂亮的艺术馆,享受着视觉和味觉的双重盛宴。
地址:1 Neil Rd, Singapore 088804
网址:https://restaurantborn.com/
Born的餐前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