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英国。其实早在2014年,卡地亚就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携手共同修复故宫博物院院藏六件钟表文物,令六件已沉默百年之久的钟表再次响起滴答滴答的悦耳声音。图片上就是其中两件修复后的古董钟。
内设一面化妆镜、一个唇膏架和两个带盖粉匣(其中一个带有粉筛)。“柯达式”开关(卡地亚档案:système kodak),按压两个方形钮即可开启。卡地亚档案中的“système kodak”一词指的是一种“快门式”装置,按压位于盒子两侧的按钮,即刻自动开启盒盖。 Nils Herrmann, Cartier Collection © Cartier
内设双层可拆卸银镀金匣子。瓷嵌片来自卡地亚“素材”储备。原为18世纪中国粉彩人物镂空长方香薰,经切割,重新设计镶嵌制作而成。烟盒顶部的粉彩人物图表现的是新科状元,身着状元红袍,登门求亲的故事。从图像的人设、场景来看,当是千古绝调《西厢记》的终曲“衣锦还乡”,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自元代诞生以来,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家喻户晓,有关艺术创作广见于版刻书籍、年画、瓷绘、雕刻等。有意思的是《西厢记》的爱情故事最早也是以瓷器为媒介传到了欧洲。Nils Herrmann, Cartier Collection © Cartier
1925年。8日动力储存长方形机芯,镀金,逆跳指针,标准擒纵机构,双金属平衡摆轮,扁平摆轮游丝。由于时针不能整圈旋转,因此在到达右边的六点位置(VI)以后,就会弹回起点,因此得名为“逆跳指针”。玉鲤鱼来自19世纪的中国。在玉雕双鱼座上置扇形时钟,珍珠母贝表盘,其海水江崖式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国龙袍的装饰纹样,意为江山永固;时钟的指针装饰一小龙,既灵动活泼,又与中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吉祥祝语“鲤鱼跃龙门”完美契合:鲤鱼努力拼搏越过海水,升腾化而为龙,这在中国寓意成功逆袭、高升发达,寄托了人们最为普遍的人生期盼。时间与永恒,鲤鱼、海水到龙的升华,艺术家对异域文化的精准理解和超凡创造力,成就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1923年,卡地亚巴黎。8日动力储存正方形机芯,双发条盒,镀金,13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平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传动轴位于横贯时钟上方的水晶梁中,巧妙地被凸圆形珊瑚隐藏。时钟顶端福神像可移动,以便调节机芯。设有时间调校和上弦装置。这座时钟是卡地亚在1923 年至1925 年间创作完成一套共六件“门廊”神秘钟中的第一座,每一座都设计迥异。
曾售予H·F·麦考密克夫人(加娜·瓦斯卡 Ganna Walska)
波兰裔女歌剧演唱家加娜·瓦斯卡(1887 – 1984)曾嫁给被称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单身汉”的亚历山大·史密斯·科克伦(Alexander Smith Cochran),后来又嫁给了麦考密克农业机械财团的继承人哈罗德·福勒·麦考密克(Harold Fowler McCormick)。像黛丝·法罗斯(Daisy Fellowes)和莫娜·俾斯麦(Mona Bismarck)一样,加娜·瓦斯卡也是当时时尚圈标志性人物。加娜·瓦斯卡品味非凡,她的卓著珠宝藏品展示出其对卡地亚作品的偏爱。
1931年,卡地亚巴黎。8日动力储存长方形机芯,报时机制(小时和刻钟),镀金,11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平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玉石神像源于19世纪的中国。这座神秘钟是1922年至1931年创作的13座以动物或神话生物为主题的时钟系列中的最后一座。
铂金,金,1颗凸圆形蓝宝石,皮表带。与载抡1914年购买的表款相似Vincent Wulveryck,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圆领、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香色绸地,妆花织五彩凤凰,或展翅高飞,或相视对语;衔折枝牡丹、梅花、海棠花,娇艳妩媚,宛若仙境;下幅海水江崖、吉祥杂宝、如意云头,用色华丽高贵,技艺高超,出神入化。凤凰,传说中的瑞鸟,《庄子•秋水》:“非梧桐不止(停息),非练实(竹子开花后的果实)不食,非醴泉(甘美的泉水)不饮”,象征高贵、吉祥。
石青色缎绣穿枝花卉领袖边,精雅秀丽。月白色素绸里,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黄条墨书:“香色宫绸织凤有水棉袍一件,乾隆三十年九月二十八日收”。
清代冠服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大清会典·冠服》雍正朝定:“皇后冠服…礼服,用黄色、秋香色,五爪龙缎、妆缎、凤凰翟鸟等缎”,“皇贵妃、贵妃…黄色、秋香色不许服用”;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皇后……服色尚黄,织为龙凤翟鸟之文”,“皇贵妃、贵妃、妃服用翟鸟龙纹,……不得用黄”;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修《皇朝礼器图式》始有“嫔龙袍用香色”。清代服色的等级,是综合考量颜色、纹样和工艺而划分的。此香色妆花翔凤纹袍的制作、服用是在乾隆早期,延用的是雍正朝的制度;这里的香色即秋香色(黄中带点绿),应为皇后吉服。© The Palace Museum
1932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丝质缎地,苏绣百子图又称百子迎福图、百子嬉春图。旗袍正身以舞龙(中国民间习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中心,从上至下有风筝(青云直上)、鲤鱼(鱼跃龙门)、捉迷藏(嬉春)、文韬武略(亭子顶端绣有三字“桂花亭”,与一旁的桂花树组合意为“折桂”;前方是旌旗飘飘锣鼓喧天,意为武略)、采莲舟(连生贵子)等;后身以舞狮(祥瑞之兽,祈求吉利)为中心,有蟾宫折桂(状元高中)、万年青、白马持戟(吉)、五子夺盔(魁)、斗蝈蝈(嬉春),下幅由六、七童子组成福禄(鹿角)寿(蝶音耋)、富贵(牡丹)、送子(榴开百籽);图中童子身着袍服绣竹叶纹和长寿字(意为祝寿),间饰松柏(常青)、榴开百籽(多子多福)、玉兰、海棠、牡丹(玉堂富贵)、灵芝、寿石、寿菊(灵仙祝寿)等,画面喜庆祥和、生动活泼、工艺精湛。
曾为中国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的夫人黄蕙兰女士所有(1899-1992)。1976年黄蕙兰女士捐赠。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Dist. RMN-Grand Palais / image of the MMA
2009年,法国顶级珠宝卡地亚 (Cartier)首次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前所未有的“卡地亚珍宝艺术展” (Cartier Treasures)。今年卡地亚再次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了更大型的展览”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 (Beyond boundaries)。这次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联手协办,于6月1日至7月31日在故宫展厅午门横跨三个展厅。这场凝聚着东西方文化精髓的展览,将带着一件件艺术珍宝给观展者呈现一场视觉文化的盛宴。
整个展览的筹备长达5年, 卡地亚形象风格及传承总裁 Pierre Rainero透露:“展览最早主要以钟表和腕表为主,但当双方开始研究后确发现了两者之间有太多精彩的共同点值得分享。”
这是卡地亚典藏的第34次大型展览,也是卡地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展览。“有界之外”展览共分成三大主题:“灵感中国”、“”风范见证” 和 “时间技艺” 。整个展览展示了多达830件精彩文物,当中包括了故宫珍藏、卡地亚典藏(Cartier Collection)、多件从其它博物馆和私人藏家借来的精彩文物。
在策划整个展览上,卡地亚历史传承部展览项目总监Renee Frank透露 :“我们选择了工艺这一常见的主线来串联展览的三大主题。第一展厅(灵感中国)通过多媒体装置和Louis Cartier 图书馆中 珍藏的档案,解读设计师的灵感来源;第二展厅(风范见证)通过珠宝制作工具陈列以及影片放映展示珠宝工匠的工艺技术;第三展厅(时间技艺)的最后一环展示了故宫钟表修复师和卡地亚钟表修复师一起完成修复的6件故宫钟表珍藏。”
Read Next
Read Next
Trending风华亮点Stories

Hot celebrities appointed ambassadors and friends of watch brands...

Get to know the owners of these Tiffany & Co x Patek Philippe 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