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enhagen, Denmark on the Nyhavn Canal.游艇停泊在运河边,路旁伫立着颜色缤纷的楼房,新港是哥本哈根的人气景点。

喜欢哥本哈根机场,小巧的飞行驿站。原木地板、免税店挂着Louis Poulsen经典吊灯、候机室的弯曲椅子扶手,都是典型的北欧风。在机场买到装在金属圆盒里的牛油脆饼,那是童年的味蕾记忆,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妈妈和阿姨会把盒子留着装针线、文具等日用品。当时以为丹麦到处是乳牛,那当然是错误联想,哥本哈根并没有牛,多的是”铁马”,市中心脚踏车骑士比开车一族多,那是北欧惯有的环保生活方式。

歌本哈根是适合步行的城市,大部分景点集中在老城区市政厅广场一带。从这里一路朝东走,是长约一公里半的步行街,沿街是漆上缤纷色彩的老房子,即便是在暗沉的冬天也能让人开心起来。

从高处看歌本哈根是饶富趣味的视角。丹麦国会大厦位于老城中心,又名克里斯钦堡宫(Christiansborg Palace),原是18世纪的雄伟王宫,伫立着全城最高的塔楼。塔上六楼和七楼是丹麦名厨Rasmus Bo Bojesen经营的The Tower餐厅,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室内设计,却以新手法诠释传统丹麦菜肴。许多政治人物和记者常在这里用餐,因为国会议事厅就近在咫尺。从这里搭电梯去到塔顶,可以俯瞰城市集中却不拥挤的结构,也望得见远处的港湾和记载着维京人历史的海洋。

毗邻国会大厦的古迹酒店Hotel d’Angleterre,建成至今已有260年历史,曾遭受大火破坏,经过几次翻新改建后,如今披上华丽而不伧俗的奢华外衣,是城中最具代表性的酒店。酒店里的Marchal法式餐厅,在今年初首次出版的北欧城市米其林指南中获得一颗星评级,其巴黎奢华风情让人有时空错置之感,以为身在西欧。

面向马路的酒店套房阳台是眺望落日的好地点,脚踏车骑士一身轻松穿过门前的广场,游人慢步走向不远处的著名景点新港(Nyhavn),许多游艇停泊在运河边,岸上颜色鲜亮的楼房皆是餐厅和酒吧。夏天人们在运河边喝咖啡晒太阳,冬日则盖着毛毯在餐馆户外餐饮区围炉用餐;情侣在运河上的铁桥围栏扣上锁头,许下爱的誓言。新港这个舒心地段是城中最美的资产之一。

丹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展示一系列具代表性的20世纪丹麦家具sgade
丹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展示一系列具代表性的20世纪丹麦家具。

在布莱德街(Bredgade)漫步是件赏心乐事,路旁是洛可可风格的典雅房子,当中不少是家具行、古董店和画廊,丹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Danish Museum of Art and Design)就在这条街上。这原是一座医院,20世纪初改建成博物馆

北欧家具以简约和有机的设计哲学驰名国际,这座博物馆收藏了20世纪重要丹麦家具设计师的代表作,走一趟博物馆等于上一堂丹麦设计课,对北欧美学如何受民族性和地理环境影响有更多的了解。博物馆属于三合院式格局,中央有个绿意盎然的露天庭院,访客可在那儿喝咖啡,惬意的度过午后。

为了避开大批游客,我刻意选择在傍晚时分走向长堤公园和港口,终于看到哥本哈根的代表性标志——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这座铜像太有名了,以至第一次看到时,不禁惊呼:怎么那么小!这座雕像是20世纪丹麦啤酒名厂嘉士伯创办人之子委托雕塑家爱德华.艾历森(Edvard Eriksen)创作的,艺术家以妻子为模特儿,塑造了这座安徒生童话人物铜像。小美人鱼弓着背低头坐在石头上,忧伤的神情在暮色中分外令人动容。

不完美的童话才更贴近真实,正如不浮夸的城市才会宜居,这是哥本哈根带给我的启发。

 

Restaurant_indretning

设于丹麦国会大厦塔楼的The Tower餐厅,常有政治人物和记者在此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