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婷嫣
郑婷嫣

跟随心与味蕾

郑婷嫣Tina Cheng Ting Yen

城中酒商洪金传Clinton Ang的太太郑婷嫣也在夫君的感染下走入红酒世界,逐渐对收藏红酒产生极大兴趣。她真正的收藏之路始于2012年,迄今为止已经收集了100箱左右的红酒。

第一批正式的酒藏源于两人的宝贝女儿。她想用红酒来纪念女儿的出生日期,并分别以女儿18岁,21岁和结婚为界限,每一年存十箱,一箱共有12瓶,最终为女儿收藏了 360瓶红酒,包括来自波尔多一级名庄的Lafite Rothschild,价值700新币一瓶;二级酒庄的Rauzan Segla和四级酒庄的La Tour Carnet红酒。

今年年初,夫妻俩亲抵欧洲,到访各大酒庄品尝并挑选心仪红酒,在一个月的品酒之旅中,郑婷嫣洞察到几个小酒庄的投资潜能,让她收获颇丰。投资红酒方面,先生是数一数二的专家,因此她多数都会参考他的意见。但她拥有属于自己的藏酒,这点完全独立于先生。“他是以一个商人的角度来衡量,与专业收藏家不同,我责会跟随自己的心与味蕾,一款红酒口感好,跟我又有缘分,就算收藏价值不高我也会入手。但如果我不喜欢,就算它在Clinton眼中是上等珍品,我也不会心动。”她坦言自己有先天优势,所以在投资收藏红酒方面少走了许多弯路。

她现在逐渐放慢脚步,因为法国红酒业开始起价,成本太高,不值得大量投入。她认为那些还没有成名的小品牌, 也具有极大的升值潜能,因此开始将目光转向小众市场。对于是否有风险,她表示,红酒与其他藏品大不相同,别的投资错了或许会赔钱,而红酒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就算将来不会升值,也可以自己享用,并不会浪费。

郑婷嫣的红酒收藏之路始于2012年,迄今为止已经收集了上百箱红酒。
郑婷嫣的红酒收藏之路始于2012年,迄今为止已经收集了上百箱红酒。

如今,她在收藏红酒方面也累积了一定经验,“红酒具有细腻的特质,不能单靠想象来品鉴,一定要亲自品尝方可了解其特性。不必过于纠结红酒的出身,就好比某些本土设计师品牌,品质与设计同样出色,而价钱又不会很浮夸。很多小酒庄的红酒品质上乘,也具备较高的收藏潜能,即使自己享用也值得购买。此外,还要尊崇自己的心,一定要真的欣赏才可以收藏。”她还补充,酒是有生命的,需要专业的设施与专家来精心保养与呵护,一定要选有认证的专业酒窖来保存。

此外,她还推荐Robert Parker和Wine Spectator两大名家评分系统,选择的时候先确定特定区域的红酒风格以及酒庄,查看酒庄的等级分类与排名,以及市面价格。评分级别预示红酒的保存期限,以及红酒的成熟度。

品红酒多少会影响她的性格,她说之前的自己大大咧咧,如今在为人处世与思考角度方面变得更加细腻与细心。同时,红酒也培养出她对美食的兴趣,现在她开始尝试烹饪,研究食物与红酒的搭配,味觉也变得更加敏锐。

刘玉玲
刘玉玲

陶冶情操

刘玉玲Yu Lin Robins

来自台湾的电影人兼画家刘玉玲爱好收集陶瓷餐具,大大小小的藏品加起来超过上百件,每件都具有50至80年的历史,蕴含极高的收藏价值。大部分瓷器都是她在德国居住的时候收集到的,还曾为这些珍贵的藏品买过保险。

旅居欧洲多年,她被当地的文化氛围深深感染,自然比较偏爱产自欧洲的陶瓷制品,她将欧洲比作一块宝地,无需一掷千金,也可寻到历史悠久的珍稀宝物。在众多陶瓷品中,她收集最多的当属德国知名瓷器品牌Rosenthal的盘子,这个拥有200多年悠久历史的瓷器品牌被誉为全球五大名瓷之一,是餐桌与礼品艺术的佼佼者。每件单品均以手工制作,上面的图案也是手绘或雕刻而成,代表了餐具的顶尖标准。

对她来说,其中一个Rosenthal大盘子最具有意义,上面描绘着雪景中的欧式古堡,现在已经不在出产,只能跟收藏家购买,足见其珍贵程度。另一套此品牌的盘子上印有极富异域风情的五彩图案,也是她的最爱。此外,还有一些陶瓷品上的图案都是她亲自设计并绘制,她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喷制印刷在上面,赋予它们新生命。

德国知名瓷器品牌Rosenthal这套盘子是刘玉玲最爱的收藏之一。
德国知名瓷器品牌Rosenthal这套盘子是刘玉玲最爱的收藏之一。

 

谈及与陶瓷品的渊源,她透露,起初只是出于一个画家的艺术触觉,喜欢美的事物,并没有特别的收藏兴趣与目的。二十多年前,无意间从好友手中获得第一个Rosenthal瓷盘,也成为她第一个藏品。之后对这个品牌产生兴趣,便开始研究与其相关的 陶瓷知识,看到精美稀有的陶瓷制品就忍不住将其收入囊中,久而久之就积攒了现有的这些藏品。

珍稀物品通常都需要特别的呵护与打理,据她介绍,陶瓷制品相对来说没那么“娇气”,本身就是用极高温度烧制而成,因此新加坡的高温天气自然不成问题。如果因潮湿而发霉,只要拿出来擦拭便可,并不需要特别的打理。

收集多年陶瓷品的她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她表示,瓷器分为白瓷、青瓷与红瓷,好的白瓷与青瓷价值较高,她自己也拥有很多质地清澈、嫩如豆腐的白瓷。而陶制品则要考验制陶师傅的手艺与功夫,其密度与稳固度比瓷器略差。众多藏品中难免良莠不齐,而她坦言具有一双识别宝物的慧眼,经常会从别人不屑一顾的物品,或老一辈遗传下来的古董中发现宝贝。也从未失手或看走眼选到, “收集陶瓷就好比挑选包与鞋,要买限量或珍藏版才会有价值。而且要真的对某种事物抱有极大兴趣与热忱,同时也要具备与其相关的知识,跟着感觉走就不会有错。”拥有多年收藏经验的她颇具心得。

她将藏品当做自己画作一样宝贝,收集的餐具并非实际使用,只是当做珍品精心保管。她还表示收集瓷器这样精致的东西自然会陶冶心境,审美标准也随之提高,更容易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李冠如
李冠如

 

珍宝的情感

李冠如(Stephanie Lee)

家族建筑企业公司接班人李冠如(Stephanie Lee),一直醉心于珠宝的精湛工艺和宝石的色彩斑澜。有趣的是,在她的家族中,收藏珠宝的不是家中的女人,而曾祖父、爷爷和父亲都对珠宝有特别的情感。在父亲的熏陶下,她从16岁就开始对首饰很感兴趣,倾慕一件件珍稀的精致珠宝。“在欣赏珠宝方面,我爸一直给予我不少指导,教我如何挑选有品质的宝石和钻石。”父亲还会买珠宝送给妈妈、姐姐和她当作收藏,借着珠宝传情达意。她记得,父亲送她的第一件首饰,是一支以白金和黄金打造的双戴钻戒,尽管并非很昂贵的珍宝,却是永不被淘汰的设计,至今还是她常穿戴的首饰。

无论是身价非凡的彩钻、镶嵌硕大彩宝的首饰或具有历史故事的珠宝,每一件珠宝臻品都凝聚着精湛工艺、设计风格与璀璨光泽,让人陶醉其中。她的珠宝收藏包括近100件项链、耳环、吊坠、胸针和戒指,她说自己在挑选珠宝时,在乎的是手工艺、宝石的品种和品质,同时钟意设计独特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她倾心于带色彩艳丽的宝石,尤其是罕见的海蓝宝石最吸引她的目光。

要她挑选出几样最具意义的珠宝,她展示出这四件浓缩了家婆、家翁对她,以及曾祖父对她祖母的祝福。其中,有一对缅甸皇家玉石手镯,是Stephanie Lee的曾祖父于40年代在儿子婚礼上,赠送给儿媳妇的结婚礼物。具有净澈翡翠的温润情怀,手镯是曾祖父从当时赫赫有名的电影业大亨手中买来的宝物,散发着淡雅光泽,晶莹而美丽。融合三种不同钻石切割方式的12克拉钻石耳环和8卡拉榄尖形切割钻戒,是起源于1869年、当年被欧洲皇室家族追捧的著名珠宝商B.P. de Silva之作品,同样是曾祖父给她祖母的厚礼。

李冠如的珠宝收藏浓缩着家中长辈对下一代的关爱与祝福。
李冠如的珠宝收藏浓缩着家中长辈对下一代的关爱与祝福。

 

Stephanie Lee从夫家收到的结婚礼物中,包括一颗34克拉尖竹汶(Chanthaburi)黄色蓝宝石搭配15克拉钻石吊坠。“家翁和家婆很大方,他们让我挑选自己心仪的首饰当礼物,当时我看到这个宝石,立即被那犹如优质威士忌一样的色泽吸引了。这个礼物对我一一深厚,打算留着当传家宝传给下一代。”

她觉得,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华美非凡的珠宝能够增添魅力与个人自信。同时,珠宝之所以宝贵,在于能够代代留传,将这代人的美好回忆与故事,当作送给孩子的真挚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