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首次在香港举行,那是主办方并购了香港艺术展(Art Hong Kong)之后,成为了巴塞尔艺术展继北美迈阿密海滩之后的首个亚洲版本。去年共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45家艺廊参展,当中过半来自亚洲,展出绘画、摄影、雕塑、装置等现代与当代艺术作品。艺术展总监Marc Spiegler告诉媒体,主办方一向非常关注亚洲艺术市场,也发现作为亚洲艺术枢纽的香港,文化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更成为了亚洲艺术交易市场的中心,这就是为何创立于1970年的巴塞尔艺术展决定在香港推出亚洲版的原因。 

本年度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从5月15日举行至18日,并于开幕前一天预先开放给贵宾和媒体。今年,参展艺廊的数量保持了245家的纪录,也跟去年一样,约有一半是来自泛亚地区,再次印证主办方精心规划的策略:绝非复制欧洲版巴塞尔艺术展,而是为亚洲量身定制一个“本土化”的艺术交易平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收藏家见识当前亚洲蓬勃发展的艺术市场。 

收藏家的乐园 

位于湾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分外热闹,几天下来,多次在会场与各地名人不期而遇。瑞士籍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大收藏家Uli Sigg每天在毗邻会展中心的君悦酒店吃早餐,跟着到健身中心做运动,中午准时进入会场展开新一轮的“猎艺”行动。香港创意大师陈幼坚除了展出与意大利家饰品牌Alessi合作的精品系列之外,也乐得在会场内到处欣赏其他艺术杰作。影星郑裕玲、导演杨凡、摄影师杜可风等演艺圈名人穿梭在展场与贵宾廊之间。此外,现场也看到许多新加坡名流和企业家的身影,包括:精表界名人Tay Liam Wee夫妇、时计钟表执行董事Michael Tay、精笔行Elephant & Coral执行董事Herman Chan等,他们都趁此良机就近到香港搜寻艺术品。 

场馆依不同的艺术形式,分三个楼层规划出几个主题展区,包括:展出大型雕塑的“艺聚空间”、专为泛亚区画廊而设的“亚洲视野”、聚焦新进与前卫艺术家的“艺术探新”,以及新增以音响和视觉艺术为主的“光影现场”,另外还有许多座谈会或艺术沙龙,至少需要两天才能看个透澈兼过瘾,否则就只是走马看花,白白浪费了开拓艺术视野的好机会,甚至可能在四天内约6万5000名观众的“人海”中迷路。为此,主办方也特别提供预订的贵宾导览团,在专业导览员的规划带领下在特定的时限里赏艺。 

此外,贵宾们每天可在开展前两小时入场,在贵宾廊享用早点后才进场参观,而且主办方每天都会透过总监的名义,定时发送电邮给贵宾,公布当日精彩项目和资讯。对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软体方面的表现,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媒体与市场总监云大篪告诉《ICON》:“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为贵宾提供的服务,几乎可用无微不至来形容,让人宾至如归,这点就很值得新加坡所有艺术活动借鉴。” 

集结名家顶尖作品 

香港作为一个自由市场,在这里举办的艺博会自然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杰作,当中不乏吸引眼球的大型装置作品,包括:韩国艺术家Yee Soo Kyung的《Thousand》,韩国陶瓷大师收集破烂的陶瓷碎片,再用金色物料熔接拼凑“修复”成新的作品;中国当地艺术家谷文达的《联合国:人间》将各地收集到的人发制作成188面国旗,拼成悬挂式装置;被中国当局软禁的艺术家艾未未,将多辆中国国产脚踏车焊接起来,堆砌成壮观的装置《Forever》。 

展场上很受瞩目的装置作品之一是新加坡艺术家李文创作的《乒乓成圆》,那是一个圆形及中空的乒乓桌,观众可站在圆桌中心和外围打球,原本的两面角力,因此被扭转成多元多变的局面,借着这个充满互动性质的装置作品,譬喻乒乓政治。 

新加坡谁先觉画廊(iPreciation)首次参加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就特别举办了李文个展,展示他的《Journey of a Yellow Man》、《Strange Fruit》、《Anthropometry Revison》等产品系列,一组红灯笼装置与墙上的“Yellow Man”摄影作品相映成趣,色彩对照鲜明,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画廊创办人Helena Chen表示,他曾在新加坡为李文举办个展,这回是首次把他不同阶段的创作带到国外,让海外收藏家能够欣赏新加坡优秀艺术家的理念和手法。事实证明,许多外国人都很欣赏他的作品,在艺术展头两天就已卖出好几幅作品。 

“这个艺博会的行销手腕非常高明,毕竟主办方已经有44年的经验,累积许多国际艺术收藏界的人脉,许多欧洲和亚洲买家都涌来这里。此外,主办方不只是关注交易额,对参展艺廊和作品的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我们看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佳作。”Helena Chen分析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优势。 

另一家参展的新加坡画廊是Gajah Gallery,创办人Jasdeep Sandhu表示,连续三年到香港参展(包括前年的香港艺术展),他很期待与来自各地的收藏家交流的机会,巴塞尔艺术展是个国际品牌,欧美、中东和中国的买家都聚集在此,让他得以向外国收藏家展示他们所不了解的艺术风格。他也指出,本土艺术家不能只专注于东南亚市场,必须放眼国际,这个艺博会就是最好的管道。

有待确立独特定位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举行的四天里,主办方为表隆重,同时让那些没有走进展场的市民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特别邀来德国视听装置艺术家Carsten Nicolai呈献超大型视听试验作品–《Alpha Pulse》,将灯光投射在九龙维多利亚港岸边高490米的环球贸易广场大楼外墙,让建筑在每晚固定的时间里绽放光芒。在港岛这一端遥望这个巨型发光体的市民,可通过艺术家设计的手机应用程式,接收到配合光影变幻的背景音乐,共同经历一场空间与时间、声音与光线的互动游戏,即便是对艺术再不感兴趣的人,相信也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憾,明白了艺术不是小圈子的活动,而是一般民众靠感官和直觉也能体验的氛围。 

"不是只有少数收藏家才可以欣赏艺术,而衡量艺术的标准也不只是取决于创作者的技术水平,我来看展览,主要是要看看当下的艺术家和艺廊究竟是要传达什么样的概念、感觉和氛围,从而了解现代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香港知名公仔设计师苏勋(Alex So)如是说。作为设计师,艺术博览会无疑是提供点子的创意大本营,但他更希望透过欣赏艺术品能为如何建构优质生活的理想找到一个方向。 

对收藏家云大篪来说,尽管本届香港巴塞尔艺术节整体上令人满意,尤其是可以跟许多艺术家交流,但他对这个盛会的规划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在亚洲举办的艺博会,如何确立自身的定位非常重要。"今年的艺博会办得比去年好,但还是可以更精彩,尽管是在香港举行,感觉却很欧化,少了代表性。此外,主办方应该鼓励参展商带来更有新意的作品,而不是一再重复曾在其他博览会展出过的艺术家和作品。" 

奢华品牌的艺术计划 

会场内外都充满了艺术气息,超级买家云集的贵宾廊当然也不例外。两度担任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联席赞助伙伴的精表品牌爱彼(Audemars Piguet),邀来著名法国工业设计师Matheieu Lehanneur打造收藏家会客厅,以及奥地利影像艺术家Kurt Hentschlager创作诠释品牌源起的影像装置作品。 

帅气的Mathieu Lehanneur善于把设计、科技和诗意共治一炉,这次以爱彼表厂所在地瑞士侏罗山谷(Vallee de Joux)的布拉苏丝(Le Brassus)为灵感,那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原始森林山区,当地的远古岩石形态峥嵘,设计师采用先进树脂和纤维铸模技术进行精确复制,在会客厅里再现孤立严峻的欧洲古老岩石景观,配合在现场展示的包括皇家橡树离岸型(Royal Oak Offshore)系列的多款品牌标志性腕表,将精湛工艺与原始地貌并列,不仅体现结合历史传统与现代精神的品牌哲学,更充满强烈的艺术张力。 

以芝加哥为基地的Kurt Hentschlager,30年来作品聚焦于时计媒体(time-based media)、影像和声音艺术。因为受爱彼委托设计影像装饰作品,他曾两度造访侏罗山谷,将秋季与冬季的森林生态景观化为诗画般的画面,再配上空灵的音乐,在会客厅里横跨三面屏幕放映,生动描绘他在侏罗山谷的见闻。 

短短四天的艺术盛会落幕后,爱彼收藏家会客厅没有功成身退,而是在不同的时间点续程到瑞士巴塞尔和美国迈阿密海滩的艺博会,为另外两个版本的艺博会营造精彩看点。 

据了解,今年有500多家艺廊报名参展,仅有少过半数入选,而当中欧美画廊只占五成,堪称欧美艺廊最难分一杯羹的艺术博览会,由此可见主办方对亚洲艺术市场的期待与重视。随着亚洲艺廊越做越精彩,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势必将有更多的亚洲脸孔出现,从卖方到买方、艺术家到收藏家,都以亚裔占多数。唯一不变的是这个艺博会的核心价值观:扎根亚洲,面向国际。

法国设计师Matheieu Lenneur受邀为精表品牌爱彼设计以岩石为概念的会客厅。 一名观众在欣赏澳洲艺术家Rebecca Bauman的作品《Automated Colour Field (Variation V)》。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以脚踏车为创作素材的装置作品《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