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界工作十多年的Annie Wijaya和大部分的女孩一样,偶尔会幻想自己真正穿上婚纱时的样子。不同的是,她后来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婚纱店,当起了帮助众多新娘圆梦的婚纱大使。她与Praise Poh畅谈事业与人生点滴。
热忱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让人身兼多职也甘心如荠,Annie Wijaya就是一例子。她在印尼出生,十岁时随着家人搬迁至新加坡,并先后在香港和本地从事股票和证券交易的工作。这位一天工作12个小时的金融界女强人,在两年前创办了Belle & Tulle婚纱店,尽管现在的她工作生意两头忙,脸上却挂着淡定与满足的笑容。
三试定“终身”
问及她为何会想要创办婚纱店,她坦言其主要动机纯属自己对美丽婚纱的热忱,而除了热忱之外,她承认自己也看好这门生意前景,因此决定打铁趁热,在2013年创立了Belle & Tulle婚纱店。这家婚纱店目前一共引进Zuhair Murad、Elie by Elie Saab、Lela Rose、Naeem Khan、Anna Barge等七位知名婚纱设计师的作品系列供顾客选购,让她们无需飞往纽约,就能穿上心仪的婚纱设计。
这一切的开始要从2009年说起。由于本地所引进的海外设计师婚纱品牌在当年十分有限,而忙于工作的Annie又不能专程买张机票直接飞往美国选购那些琳琅满目的设计师婚纱,因此她在离结婚大日子前三个月时,还迟迟未能找到满意的婚纱。人生有时就是这样,你越刻意去寻找,就越摸不到边,但一旦选择以平常心面对时,它就出现了:Annie就在香港出差之际,寻找到令她一见钟情的理想婚纱。那是一件剪裁修身并带有浪漫裙摆的复古蕾丝婚纱。
平衡理性与感性之间
虽然Annie白天在金融界的工作十分忙碌,但她还是会尽量安排时间亲自处理婚纱店里的大小事物。当然,有得必有失,为了兼顾工作与生意,Annie坦言自己陪伴丈夫和家人的时间相对减少,但欣慰的是,他们都很谅解也支持她。她笑言,自己现在的周六时光都在店里度过,丈夫则自寻娱乐,约朋友去打高尔夫球,球技越来越好。
我向Annie指出一个有趣的发现:她在以男性为主的金融界工作,却又创办了以女性为主的婚纱店;两者一刚一柔,一个讲求理性分析,一个则以感性体验为主,她又是如何办到的?她回答:“我的性格很独立且做事果断,一但下定决心要完成的事,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此外,我在金融界工作多年,思维与处事方式或多或少会较男性化,因此我觉得创办婚纱店,反而能够让我接触到自己内心较感性及女性化的另一面,从而在两者间取得平衡,使我的人生更丰富。”
掌握市场需求
Belle & Tulle所引进的知名设计师婚纱品牌不但为本地待嫁女性提供另一优质选择,让她们无需飞往纽约就能穿上设计师作品,也迎来了邻国顾客的大力支持与青睐。婚纱店有40%的顾客来自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毕竟新加坡与美国相比,距离更靠近,交通也更便捷,因此她们时不时就会遇到慕名而来的海外顾客。
每年的4月和10月是婚纱设计师发布新系列的季节,Annie自然不会错过亲自飞往纽约出席婚纱秀的机会,并从中挑选适合本地市场需求的款式。创业初期一定会碰钉子和犯错误,重要的是承认错误后从中学习,下次做得更好,这就是Annie的创业理念。她透露婚纱店成立不到一年,她就必须“放弃”两家品牌。“那两家品牌的婚纱都很漂亮,可是我们买了一季的婚纱后就发现到它们的设计和剪裁其实很不适合亚洲女性的身形,于是只好快刀斩乱麻,停止双方的合作。”
未来充满各种可能性
成立至今虽只有两年的Belle & Tulle,凭着来自顾客的好口碑,其业绩已慢慢上了轨道,而Annie与各婚纱品牌也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例如,她和团队就刚在5月中举办了Zuhair Murad 2016年春季婚纱系列在亚洲的首次“衣箱秀”(Trunk Show),足见品牌对她的信任。
除了婚纱之外,Annie也引进晚装系列,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带进更多晚装品牌。此外,她也一直有在关注新晋和欧洲知名婚纱设计师的作品,待时机成熟时,或许同样会将它们引进狮城。谈到扩充业务时,她透露了心中的小小困扰。“我其实有想过扩大生意,如添设多一间更衣室等,但这么一来,难免会淡化目前亲密的专属服务性质和氛围,所以要在两者间取得恰当平衡还相当考功夫。”
看着自己辛苦建立的生意蒸蒸日上,Annie是否有想过放弃白领工作,当个“全职老板娘”呢?“确实有不少人这么问过我,但我其实很享受目前的工作,跟顾客和同事们也建立了很棒的默契,会舍不得离开他们。当然,事无绝对,或许有一天我会为了生意,辞去白天的工作也不一定哦。”但在那之前,这位事业女强人会继续用心经营她所热爱的工作和生意。
*完整报道,请订阅6月号《ICON》。http://sph.magzter.com/SG/SPH-Magazines-Pte-Ltd/ICON-Singapor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