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0、90年代,本地出现了数位扬名国际时装舞台的模特儿,例如埃尔冯(Ethel Fong)、哈尼斯(Hanis)、诺拉阿里芬(Nora Arrifin)、郑晓菁(Celia Teh)和梁善棋(Jessie Leong),当时亚洲面孔在国际市场上不乏机会,这些国产模特儿亦为新加坡争了光,交出辉煌成绩单。
后来,亚洲模特儿一度失宠,欧美模特儿逐渐垄断时尚市场。一直到近年,中国的经济崛起带动了整个亚洲市场与资源的优势,亚洲模特儿再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这个优势而更受瞩目的沈惠怡说:“这是值得开心的事,作为模特儿,我们通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如今我们亚洲人有了更多的机会,这两三年来,我看到了明显的转变。以前每次面试人数介于80至200人,其中亚洲人不过那几个,选中的更是少之又少,近年亚洲模特儿的人数快速增加了。消费者的口味亦有了改变,他们越来越能够接受亚洲面孔,这是可喜可贺的,也证明了我们其实是有实力的。”
平凡与不平凡之间
沈惠怡的阿姨Ivy Chng,曾是亚洲模特界的顶尖模特儿,从小以她为学习对象。在阿姨的熏陶下,身处花花世界的她在诱惑中保持自我,不受金钱名利所累,希望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前阿姨是个当红名模时,也是不烟不酒,每天下班后就直接回家,私下她个性很节俭,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快乐,所以她是个快乐的人。长大时看着这样的她,我一直提醒自己,模特儿不过是一份工作,我要做到像她这样。”
入行时她就心知肚明,模特儿的事业寿命不长,但今天,她的出场率没减反增,甚至越战越勇。“13年后的今天,我还在这行里努力奋斗,依然有媒体要采访我,让我觉得很庆幸。再从时尚舞台跨界到演艺圈,现在又能经营自己的模特儿与经纪公司,这已经是超越自己想象的了,我心存感恩。”
私下,她活泼开朗,个性平实质朴。不爱化浓妆、对高跟鞋有恐惧感、享受寻找道地平民美食,也喜欢窝在家里数日不出门。她比一般人更常接触奢华名牌,却同样享受逛跳蚤市场、二手店及上网搜“好康”。除了不贪图物质享受外,她说自己更不渴望名利,17岁时荷包空空独自到香港工作,会当上模特儿是为了能够自力更生,不是为了追求名利。
中港台新不乏从模特儿转行至演艺道路的成功例子,她努力开创演艺事业,从2008年参演黄奕良的电影《烟花三月》到电视剧 《小子当家》和最近刚杀青的喜剧鬼片《听》, 她继续挑战各式戏剧。去年她萌起开模特儿经纪公司的念头,希望栽培模特儿界的新人,与两位友人不久后就实践了这个愿望。
她深深了解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自然规律,不执着于保持今日的辉煌成绩。“我今天的地位是别人一手捧出来的,他们能够捧起我,一样能够捧起另一个新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定律。无论哪一个行业,任何人总有被取代的一天,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把目前的工作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