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代同堂舒居时光

本地知名建筑事务所RT+Q Architects倾力打造多功能居所,让主人家尽享天伦之乐。
RT+Q Architects由陳湛永(Rene Tan)领军,并在2016年荣获总统设计大奖,是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事务所之一。不久前,团队在其建筑设计履历上再添一笔。这次的项目是为多代同堂设计一户美观与功能兼具的私宅, 由首席建筑设计师陳湛永、郭子光(Tse Kwang Quek)、建筑设计师黄亦伦(Ng Yi Loong)以及洪丽云(Jes Ang) 共同打造。

Share this article

家,因人而温馨。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搬离,多代同堂的家庭在本地已逐渐减少。因此,多代同堂格局的私宅更显得难能可贵。

这栋豪宅拆建之后规划成可轻松容纳三个家庭于同一屋檐下的洋房。原本计划费时一年半完工,期间受到冠病疫情影响,工程严重延宕,最后花了三年才竣工。“疫情影响进度,却也让我们能够退一步花点时间思考,以及重新检视家庭不同成员的需求,继而优化我们的设计。”

多代同堂其乐融融,但也得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居者的生活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差异性。为此,明确划分公共区域以及私领域特别重要。RT+Q Architects在构思时,以“房舍”为灵感,规划出不同区域,比如,长辈的居所是前栋的木制房舍;儿子与女儿各自的小家庭则集中在后栋摩登金属感房舍,形成一种“分合相融”的空间概念。虽然各自采用的是不同的建材,但依然追求建筑外观的整体和谐。

对比式设计 相映成趣

1/4

一开始,建筑事务所为在长辈的房舍阁楼设计了衣帽间;疫情期间随着生活方式和需求的改变,主人家更需要一间居家办公室,团队评估之后做出更改,将主卧室楼上的空间改成书房。这书房外形也非常有趣,跟一般方方正正的设计不同,它是一个小型三角房舍的造型。长辈的居所也大量采用木材,比如天花板和书房均以柚木为主,地板则采用花纹美丽的橡木,外部的装饰则采用顶级硬木--正艾木(Chengal)。不同木材的结合为室内增添了温暖和谐的感觉。

 

2/4

至于年轻一辈的居所则以金属为主,比如楼梯也是使用钢材制作。对比长辈的木制书房,孩子们在阁楼也有自己的专属空间,不过这里的是更摩登的玻璃屋设计。玻璃设计不但让空间看起来更宽敞,也让父母可以随时留意在办公室相连的游乐区玩耍的孩子,以确保孩子的安全;无形中也打破了家长和孩子互动的隔阂。

打破框架 引光入室

3/4

光源是建筑的魔术师,建筑师巧妙地利用柱子和框架的设计将自然光源引进室内。框架除了有实际功能性考量,也具视觉美学,让外观看起来更富现代感。这么一来家中的共享区域如饭厅、客厅,甚至连接每层楼的“桥梁”都能够感受到足够的自然光线。

4/4

为避免窗口朝向邻居家宅,团队打破框架,安装了长形的天窗及圆形的“天眼”(Oculus) 。这算是RT+Q Architects的标志性设计之一,我们偶尔会在事务所其他项目中见到。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能够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引光入室,让光影变化更丰富有趣。“我们在螺旋楼梯的底部故意留下了木材的污渍以突出其影子。步上楼梯通往阁楼,天眼正好框住美丽的天空,带来不同的惊喜。”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