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亚洲50最佳餐厅:11家新上榜餐馆

2021年度“亚洲50最佳餐厅”(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名单于25日揭晓,由香港的大班楼夺魁。今年共有11间新上榜餐厅,其中三家来自新加坡。

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The Chairman, Restaurants, Chefs, 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 2021
Share this article

2021年度“亚洲50 最佳餐厅”(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名单于3月25日举行的虚拟颁奖典礼上透过直播向全球观众同步揭晓。今年共有11间新上榜餐厅,其中包括来自越南的餐厅,该地区最近一次登上榜单已是2013年。香港则以11间上榜餐厅的优异成绩领先其他地区,其次是共有九间上榜餐厅的日本和有八间上榜餐厅的新加坡。

大班楼荣登2021年度“亚洲50最佳餐厅”榜首之位,成为香港首家登上第一位的餐厅,同时赢得由圣沛黎洛和巴娜(S.Pellegrino & Acqua Panna)赞助的“亚洲最佳餐厅”以及“中国最佳餐厅”的荣誉。

于2009年开业的大班楼以精挑细选的食材及专注于炮制充满地道风味的粤菜而见称,自2013年首次入选以来,一直都是“亚洲50最佳餐厅”榜单的常客。此外,大班楼更于2019年首次在“世界50最佳餐厅”名单亮相,名列第41位。

连续两年位居榜首的Odette,今年成为第二位,成功卫冕“新加坡最佳餐厅”的称号。新加坡今年迎来三间新上榜餐厅。其中包括由斯里兰卡籍主厨Rishi Naleendra掌舵的Cloudstreet,跻身第31位,而大厨Jason Tan的26座餐厅Euphoria亦获得第41位。此外,主厨Han Li Guang的Labyrinth以第40位成绩首次于榜单上亮相,并赢得由Flor de Caña赞助的“Flor de Caña可持续性餐厅奖”。由独立审裁合作伙伴Food Made Good Global选出,此奖项表扬了Labyrinth的可持续性采购策略,以及其在全球疫情期间对社区所作出的支持。

其他入围的新加坡餐厅分别为:Les Amis(第13位)、 Burnt Ends(第14位), Zén (第23位)及 Jaan by Kirk Westaway (第42位)。

“亚洲50最佳餐厅”编辑William Drew 表示:“过去一年,餐饮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在这个时刻,我们很自豪能通过展示亚洲地区的优秀人才、向行业的领导人物致敬并表彰他们岀色的厨艺,全力支持餐厅复苏。另外,我们很高兴能在今年的“亚洲50最佳餐厅”榜单及第51至100位的餐厅名单以外,公布『亚洲之粹(Essence of Asia)』餐厅名单,让我们可以赞扬那些为本地业界作出贡献的无名英雄,并令大众更关注这些代表亚洲餐饮文化的餐厅。”

年度名单以及第50-100名单均由“亚洲 50 最佳餐厅”评审委员会投票选出,该评审委员会由超过300名在亚洲餐饮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组成,各地区的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包括食评家、厨师、餐厅东主和区域内备受推崇的美食家,而整个评审委员会的性别比例为50/50。考虑到旅游受到限制,本届的投票安排亦作出了调整,更着重本地餐饮体验。

2021亚洲50佳餐厅完整名单:

1. 大班楼,中国香港

2. Odette,新加坡

3. Den,日本东京

4. Le Du,泰国曼谷

5. GAGGAN ANAND,泰国曼谷

6. Sühring,泰国曼谷

7. Florilège,日本东京

8. La Cime,日本大阪

9. Narisawa,日本东京

10. Mingles,韩国首尔

11. Sorn,泰国曼谷

12. 茶禅华,日本东京

13. Les Amis,新加坡

14. Burnt Ends,新加坡

15. Mume,台湾台北

16. VEA,中国香港

17. Neighborhood,中国香港

18. Indian Accent,印度新德里

19. LEffervescence,日本东京

20. NUSARA,泰国曼谷

21. RAW,台湾台北

22. 福和慧,中国上海

23. Zén,新加坡

24. LOGY,中国台湾台北

25. BELON,中国香港

26. JL Studio,台湾台中

27. Ode,日本东京

28. Caprice,中国香港

29. Ministry of Crab,斯里兰卡科伦坡

30. La Maison de laNature Goh,日本福冈

31. Cloudstreet,新加坡

32. Masque,印度孟买

33. 8 1/2 Otto eMezzo Bombana,中国香港

34. 7th Door,韩国首尔

35. 东京龙吟,日本东京

36. Born & Bred,韩国首尔

37. Amber,中国香港

38. Ta Vie,中国香港

39. Anan Saigon,越南胡志明市

40. Labyrinth,新加坡

41. Euphoria,新加坡

42. Jaan by KirkWestaway,新加坡

43. Hansikgonggan,韩国首尔

44. MONO,中国香港

45. 祥云龙吟,台湾台北

46. Gaa,泰国曼谷

47. 龙景轩,中国香港

48. 家全七福,中国香港

49. Toyo Eatery,菲律宾马尼拉

50. 永利宫,中国澳门

Gaggan Anand,泰国曼谷 (第5名)

1/11

继2019年关闭其屡获殊荣的餐厅Gaggan后,名厨Gaggan Anand戏剧性地回归“亚洲50最佳餐厅”榜单。其位于曼谷的同名餐厅Gaggan Anand在勇夺第五位的同时,更获得由奥思礼礼宾赞助的“最佳新上榜餐厅”荣誉。Gaggan 出生于旁遮普,属分子料理高手。他所创作的料理别具创意,好评如潮,于2011年更被“时代杂志”冠上“The Captain Kirk of Cuisine”的称号。

Nusara,泰国曼谷(第20名)

2/11

泰国名厨Thitid 'Ton' Tassanakajohn今年同时获得两项殊荣。其享负盛名的餐厅Le Du(第4名)首次获得“泰国最佳餐厅”荣誉,而他的新餐厅Nusara则以排名第20位首次上榜。Le Du 主打的是现代泰国精致料理,在Nusara,主厨回到了根源,将重心放在传统又正宗的泰式料理。他从小就热爱烹饪料理,对于泰国菜有着无与伦比的热诚。虽然按照家中期望就读泰国最有威望的朱拉隆功大学的经济系,但在毕业后,还是毅然决然前往美国修习 Johnson & Wales 饭店管理的 MBA 学位,以及到纽约就读 CIA 美国烹饪学院,之后在纽约的传奇三星餐厅 Eleven Madison Park 以及三星法国菜餐厅 Jean Gorges 工作。

Logy, 台湾台北 (第24名)

3/11

今年首度进榜的台湾餐厅Logy,成功实现主厨田原谅悟对自我的誓言,去年Logy刚由米其林一星升格为二星,此次再度摘下“亚洲50最佳餐厅”第24名荣耀,可谓双喜临门。血统纯正的田原谅悟曾任职于米其林及亚洲50大最佳餐厅Florilège,擅长亚洲创意料理的他对自我要求极为严格,对餐点非常重视,这也是饕客深深着迷的原因。

Cloudstreet,新加坡 (第31名)

4/11

位于厦门街(Amoy Street)的Cloudstreet是名厨Rishi Naleendra在米其林一星餐馆Cheek By Jowl后,与合伙人Gareth Burnett开设的餐厅。擅长澳大利亚菜肴的Rishi Naleendra,原籍斯里兰卡,餐馆菜肴里可见斯里兰卡的风味,例如澳大利亚小龙虾配斯里兰卡黄咖喱。

Masque,印度孟买 (第32名)

5/11

由 Prateek Sadhu与企业家Aditi Dugar于2016年共同创立的Masque,是印度首间引入“从农场到餐桌”(Farm-to-table)概念并仅供应尝味餐单的高级餐厅。Masque位于孟买工业区,前身为一间棉织厂,夺目而优雅的室内装饰、以食材为主导的菜单以及对食物质量的不懈追求,均反映了餐厅及创办人的雄心壮志。在餐厅开业前,Sadhu与Dugar花了18个月的时间探索印度各个地区,发掘小规模的农庄,寻找当地最优质的农产品。餐馆采用可持续且经常被低估的食材,呈献季节限定的十道菜尝味餐单,尽显Sadhu主厨的厨艺功架、创造力,以及对菜肴风味的掌握。

7th door,韩国首尔 (第34名)

6/11

韩国首尔的7th Door今年除了首次上榜“亚洲50最佳餐厅”,也同时获颁米其林一星。主厨Kim Dae-chun的厨艺充满深度与企图心,餐馆提供现代韩式的解读,带领消费者体验 "食物的七种味道" :前五种是一般熟知的基本五味;第六种则是 "发酵与陈年之味",而第七种,则是主厨在厨艺层面的感受力。

Born & Bred,韩国首尔 (第36名)

7/11

来到首尔当然不能错过韩牛。在马场洞起家的韩牛精品肉铺Born & Bred,每到夜晚都会华丽变身成餐馆。食客可以在一楼肉舖自选牛肉部位,再由专人桌边服务炭烤韩牛牛排。除了顶级菲力牛排、韩牛板键肉、醃渍肋骨牛小排等招牌,牛大骨汤也非常值得推荐。

Anan Saigon,越南胡志明市 (第39名)

8/11

越南大厨Peter Cuong Franklin成长于美国,在曼谷蓝带厨艺学校受训,曾在世界各地多家著名餐馆的厨房里工作。越南以街头美食与忙碌的巷弄食肆闻名,但他希望把传统越南菜式提升至现代高级餐饮层次,于是便在胡志明市开设了Anan Saigon餐馆。他称他的料理为 Cuisine Mới,即“新越南料理”,将传统菜式结合现代的技巧与呈献方式,通过重新诠释越南新鲜活泼的街头美食文化,提升越南文化形象。

Labyrinth,新加坡 (第40名)

9/11

排名40位的新加坡餐馆Labyrinth,也赢得了“Flor de Cana可持续性餐馆奖”。该奖项由独立审裁合作伙伴Food Made Good Global选出,以表扬餐厅的可持续性采购策略。由城中迅速窜起的年轻厨师韩立光(Han Li Guang)所经营,以独树一帜的方式为本地美食摆盘,摆盘设计带有解构主义色彩。这里的每一道菜品都是一场视觉盛宴,也因此引起广泛关注。从食材选择至菜单设计,韩立光皆强调产地直送,以确保品质和鲜美度。海鲜菜式比重较多,食客更有机会尝到野生海产;而受欢迎的鹌鹑、银鲈鱼和罗杂则常驻菜单上。

Euphoria,新加坡 (第41名)

10/11

新加坡名厨陈日锃(Jason Tan)离开Corner House后开设的西式餐馆Euphoria,才开张四个月便以41名登上“亚洲50最佳餐厅”榜单。他将一直以来主张的“花草木菜系”(Gastro Botanica)“进化”成了“Gastro Botanica 2.0”。蔬菜、块茎、香草、香料和水果等植物元素所扮演的角色更加突出,食材的特色得以发挥到极致。Euphoria的料理完全只使用植物精华来制作被称为“Gastro-Botanica Essences – La Symphonie de Légumes”的四种母酱(mother sauces),例如其中一道Oignon Jamboree中所用到的母酱Legumes Essence,是以洋葱、昆熬煮而成的清汤为基础,再加入香料、醋、调味油以及陈日锃自制的五香粉制作而成。另一道羊颈肉中可尝到的Legumes Demi Glace酱汁,则是以芹菜、胡萝卜、洋葱、蘑菇、番茄熬煮成清汤,并以八角茴香、欧芹茎、百里香、黑胡椒、红酒、海盐和橄榄油加以调味。这与大家印象中西餐中绝对少不了的五种法式母酱如荷兰酱、褐酱等截然不同。

Mono, 香港 (第44名)

11/11

位于香港中环的Mono,掌舵人是获米芝莲三星餐厅Mirazur前主厨Ricardo Chaneton。法国餐厅Mirazur是2019年“世界50最佳餐厅”排名第一,可见其实力。Ricardo也曾在港岛香格里拉法国餐厅 Petrus担任行政总厨。去年初他开设Mono,主打当代法国美食。招牌菜式“Monkbread”将法国布列塔尼的鮟鱇鱼 (Monkfish) 与法国小牛胸腺 (Sweetbread) 搭配在一起,陆地与海洋的两种食材,能在相同温度下被相同的烹饪方法煮制,巧妙地将两者结合,更能展现两者的质感,口感亦较单独烹调更加丰富。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