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电影《蝙蝠侠》出现过的1006 Navy Chair 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大师经典椅
除了电影《蝙蝠侠》出现过的1006 Navy Chair 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大师经典椅?我们为你介绍!
文 / 杨嘉雯 /
根据一篇隶属于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健康信息传播平台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所发布的文章,一个成年人每天平均坐着的时间约为10.4 小时,若有着80年的寿命,那人的一生中,约34.7年的时间都在坐着中度过。
据文献记录与实物发现,约公元前3100年的埃及早期王朝,就有椅子的出现。当时的椅子被视为地位象征,仅供法老与贵族使用。约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期,一款名为Klismos的几何椅子横空出世,虽未有实椅存留,但它依旧广泛出现在浮雕与陶器上,持续影响后世家具设计。
古罗马时期的椅子,多与权力地位挂钩;来到文艺复兴时期,椅子逐渐进入贵族及上层家庭。工业革命的开始,为椅子引入了新材质,让此家具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20世纪设计师们的天马行空,也让椅子成为现代家具艺术代表。
让我们为你介绍10款历久不衰的设计椅。
1006 Navy Chair
诞生年份:1944
年这张看似平凡,却在各大电影《黑暗骑士 The Dark Knight》、《骇客任务The Matrix》、《金牌特务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出现过的椅子,诞生于1944年,由Emeco的创始人Wilton C. Dinges 与 ALCOA联合设计。
1006号海军椅乃为当时的二战美军舰艇而设计,肩负着承受盐雾、火灾与鱼雷冲击的需求。它由铝制成,以“77 步”铸造工艺打造,重约7磅,寿命高达150年,称为美国文化中坚实耐用的符号。有趣的是,相传其椅面设计是以当红女星贝蒂·格拉布尔(Betty Grable)的美臀翻模而成,为它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常客埋下伏笔。
自90年代起,品牌推出了塑料版本的“111 Navy Chair“,由 111 个回收PET塑料瓶制成,让其更为广泛运用。
Thonet No. 14 Chair
诞生年份:1859
年这把经常出现在咖啡馆的弯木椅,乃出自德国-奥地利家具匠 Michael Thonet之手,也被称为“Vienna Bistro Chair”或“咖啡馆椅”。
它是世上首款经大规模模机械化量产的家具,采用约100 ℃的蒸汽将山毛榉木掰弯,仅由6块木料和少量五金构成,每把椅子皆可拆装。其便于运输、轻便耐用与经济性,加上得以让液体渗滤的编织型椅面,很是符合咖啡馆的需求,在1859–1930年期间就成功售出5000万把。
而其可持续版“214 Bentwood Chair”所用木材来自可持续管理的森林,不败的设计美学加上极长的使用寿命,使其于2021年获德国可持续发展奖评审团评为设计类别的获奖作品。
Wishbone Chair
诞生年份:1949年
现代主义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约根森·韦格纳(Hans J. Wegner)虽出生于丹麦,但对明朝椅子情有独钟。1949年,他以其优雅的木构形态成为灵感,创作出这款官方型号为“CH24”的作品。因其椅背呈“Y”形,形似鸡骨叉,故命名为“Wishbone Chair”,并于1950年开始由 Carl Hansen & Søn 投产。
韦格纳在设计时力求去芜存菁,以简约的椅框取代传统而笨重的扶手、以纸绳编织为座面,视觉感轻盈又能兼顾背部支撑。但当时的丹麦市场接受度低,主要出口至德国和美国,后在日本市场尤受欢迎,市场占比超过 25%,至今仍是Carl Hansen & Søn 的热销款。它被《纽约时报》多次称为“最完美的椅子之一” ,也典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顶级美术馆 ,每年也会发行限量纪念版。
Peacock Chair
诞生年份:1947
年同样出自韦格纳(Hans J. Wegner)之手。鸟尾椅(又称孔雀椅、Påfuglestolen)乃受传统英国温莎椅(Windsor chair)启发,借鉴其结构并转化为更简洁的形式。其靠背辐条经蒸汽弯制,并在肩部的位置进行压扁处理,让其形如孔雀羽扇般。
略后倾的靠背、低重心的构造和手工编织的纸绳座,营造出优越的坐感和平衡感。面世后,被视为家具设计的重要作品,并收藏于丹麦设计博物馆、联合国大楼等场所。
鸟尾椅最初由 Johannes Hansen 生产,但因结构复杂和手工含量高,导致产量极低、售价高昂,于1953 年展出后停产。后在100 周年时由PP Møbler将其复刻,型号为“PP550”。
Wassily Chair
诞生年份:1925年
这是匈牙利裔现代主义设计师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在德国包豪斯(Bauhaus)担任木工工作坊负责人时的作品。因俄罗斯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尤为欣赏其设计,故布劳耶为其复制了一把。最初由Thonet 制造时,该椅子被称为“B3”,后因战停产。
来到1960年代,Gavina取得授权并改以皮革带生产,并正式命名为“Wassily Chair”。1968年, Knoll收购了Gavina,自此,这款灵感源自自行车把手、采用管状钢结构设计并配以帆布或皮带座带的包豪斯风格椅子,成了经典款的代名词,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 等均有收藏。如今其设计专利已过期,市面多有仿品,但以Knoll 标识和质量为正版认证。
Eames Lounge Chair and Ottoman
诞生年份:1956年
“Eames Lounge Chair and Ottoman”之所以被称为“豪宅必备椅”,并不无道理。其夫妻档设计师Charles & Ray Eames当初就以19 世纪流行的私人俱乐部休闲椅为蓝本,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专门为高端市场而打造出这一款家具王者。
这张休闲主人椅座椅全称为Lounge Chair(型号 670)和 Ottoman(型号 671),最初使用五层花梨木模压胶合板制成,1990 年后改用七层木壳并加入其他可持续木材选项,如:樱桃木、胡桃木和沙比利木 。
倾斜高背的设计,给予颈椎与脊椎良好的支撑,接近腰脊的缓冲软垫透精密的人体工学计算,符合身形高大和喜爱宽阔包覆乘坐感受的客户喜好;所采用的牛皮,触感柔软细致且颜色稳定,其状态会随着乘坐时间的变长而产生自然独特的革纹皱褶。
“Eames Lounge Chair and Ottoman”被誉为 20 世纪最重要家具之一,收录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常设收藏中,也曾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展出。
Eames LCW
诞生年份:1946年
设计夫妻档Charles & Ray Eames于1946年的作品,最初由 Evans Molded Plywood 制造,1947 年改由Herman Miller 生产。经数年的短暂停产后,于1994 年复产并持续至今。
其名称的LCW字母含义为木制休闲椅(Lounge-height Chair on Wood base),采用的是Eames 夫妇在二战期间,为美军制造脚部夹板时学习到的复制胶合板弯曲工艺。战后,俩人将此技术应用于家具制作,同系列也发展出 DCW(餐椅),以及其金属腿版本 DCM 和 LCM。
“Eames LCW”被称为“20世纪最具历史意义的椅子之一”,登上诸多传奇经典椅设计榜单,长期被视为美国现代设计象征之一。
Tulip Chair
诞生年份:1955–1956年
由芬兰裔美国建筑师兼设计师埃罗·萨里宁(Eero Saarinen)于1955至1956 年间设计,1957 年由 Knoll 推出,型号通常为有扶手的“150”与无扶手的“151”。
萨里宁曾表示自己受花卉启发,椅底采用类似郁金香花茎的单一底座,旨在消除桌椅下的丑陋和杂乱感。其底座以铸铝单柱制成,表面涂覆尼龙涂层,而椅壳则以玻璃纤维制成并以塑封处理,其皮革或布料靠垫被设计成可移除,是第一款成功商业化的单腿椅。
1962 年,Tulip Chair获得Stuttgart 设计中心大奖;1969 年获得美国 MoMA 奖及德国联邦工业设计奖。《星际迷航 Star Trek》电影系列曾使用该椅制造未来感场景,其后拍卖出高价。
Barcelona Chair
诞生年份:1929年
1929年,无师自通的德国设计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与合作无间的恋人兼德国女性工业设计师莉莉·赖希(Lilly Reich),一起为1929年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设计了这款名为“巴塞罗那椅”的作品。
在德国展展出后,此设计交予 Knoll并于1953年开始批量生产至今。其椅型灵感来自古罗马贵族的折叠椅(Curule Chair),追求“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之余,又得体现权力地位和尊贵感。设计师先以镀铬钢管作为框架,搭配手工缝制的皮革坐垫,并以皮带悬挂系统连接靠垫与椅架,增强悬浮感与舒适度 。后于1950年起将骨架改为无缝不锈钢结构,坐垫亦有织物、皮革和绒面革等选择。
“巴塞罗那椅”被誉为“上世纪最具识别度的现代家具之一”,常见于著名博物馆、高端酒店、现代豪宅与公共空间 。
Cesca Chair
诞生年份:1928 年
出自匈牙利裔建筑师马塞尔·布劳耶( Marcel Breuer)之手的凯斯卡椅,命名自设计师所领养的女儿Francesca 的昵称。
其设计灵感源于布劳耶在一次乘坐自行车时,所感受到的钢管的柔韧性与强度,以及一次偶然将凳子倒置后瞥见的设计可能性。它有着典型“悬臂椅”的设计,以镀铬钢管悬臂构架和藤编座背为结构,造型极简且富弹性,有着无扶手及含扶手版本,塑造出轻盈地视觉透气感。自复古潮流吹起,凯斯卡椅在二手市场再次成为热销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