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or of Singapore Dance Theatre Laura Hwang champions rights of women and children/艺术推手
她是第一个在外资银行担任行政总裁的新加坡人,也是艺术文化和公益慈善领域的幕后推手。胡锦伟与新加坡舞蹈剧场新任董事会主席陈倩泠(Laura Hwang)进行了对话,了解她在推动本地艺术欣赏水平和提升女性权益方面所做的努力。
文 / 胡锦伟 /
陈倩泠升任新加坡舞蹈剧场主席,让人对舞蹈剧场未来的动向充满期待。
去年,国际舞蹈权威杂志《欧洲舞蹈》(Dance Europe)发布2015年评审表扬名单,新加坡舞蹈剧场(Singapore Dance Theatre)凭着在2014年底首次公演的大型古典剧目《堂吉诃德》获得“最佳首演剧目”,舞者赵骏也获颁 “杰出表现舞者”,标志着这个走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本土舞团迈向全新的里程碑。
另一方面,新加坡舞蹈剧场董事部在今年4月进行改组,担任董事长达15年的陈倩泠升任主席,让人对舞蹈剧场未来的动向充满期待。陈倩泠是新加坡银行业“前辈级”杰出人物,也是第一个在国际银行担任行政总监的新加坡人,同时热心参与维护女性权利的公益活动。在金融界长袖善舞的她,借助自身专业知识和累积的人脉来推动慈善事业,在企业界树立了优秀典范。
新加坡舞蹈剧场创立于1988年,初期只有七名舞者,而今已是狮城首屈一指的专业舞团。陈倩泠表示,舞团今天的成就是值得骄傲的,不管是足本古典芭蕾舞剧、巴兰钦等名家剧目、委约国际编舞家量身打造的新作,舞团现今的32名舞者都游刃有余,他们在古典、现代和当代舞蹈方面的杰出造诣受到国内外的肯定。
走马上任不久的陈倩泠为舞团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她说:“随着新加坡人口的增长,舞团必须维持高水平的表现,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表演素质,同时更积极的与外界接触,从而拓展观众的层面,尤其是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进场。我想要带动本地人欣赏舞蹈的风气,借着表现优雅、力量和美学的演出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幕后大力推动舞团的发展之余,她对欣赏舞蹈更是颇有心得。
观众是艺术团体的衣食父母,然而在建国初期,新加坡举国上下都把主力放在经济建设,文化艺术领域相对受到冷遇。当城市逐渐走向繁荣,政府意识到一个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国家不能缺少软实力,因此推出“文艺复兴城市”计划,旨在将新加坡打造成艺术枢纽,但现阶段城中大部分的表演艺术团体仍然面对观众不足的难题。
陈倩泠说:“新加坡人在各方面都有很多选择,譬如:美食、时装、娱乐等,生活多姿多彩,艺术团体在吸引观众方面确实面对很大的挑战。幸运的是,我们有一群忠实的支持者,他们明白文化对社会的重要,新加坡在许多方面都达到第一世界国家的水平,文化艺术领域的表现同样不能落在人后。”
在幕后大力推动舞团的发展之余,她对欣赏舞蹈更是颇有心得。“舞蹈能刺激感官,就像一场‘完美风暴’!欣赏舞蹈时,第一个感受到的元素是优美的音乐,而这也是为衬托第二个元素——动作与动感。至于第三个元素,就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的故事主题或中心思想。透过欣赏舞蹈,我们对人生、情感和社会也就有更多的了解。”
除了热爱表演艺术之外,她也收藏静态的艺术品。她对历史充满兴趣,尤其是东南亚历史,收藏了一些19和20世纪的东南亚艺术品和丝织品,包括巴迪布和土生华人的刺绣及瓷器。另外,她的家族也收藏中国水墨画和书法作品,包括齐白石和其他同辈中国水墨画家的画作。
陈倩泠在1973年加入金融界,起初在渣打银行担任主任,五年后升任经理。她表示,70年代初期,金融业是新加坡的新兴行业之一,那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最精彩的发展阶段,也是新加坡经济起飞的时刻。她在对的时机投身银行业,有机会参与及见证这个领域发展历程,她自觉非常幸运。
1984年,她在英国私人银行Arbuthnot Latham的新加坡分行担任行政总裁,是第一个在外资银行担任行政总监的新加坡人,负责管理银行在本地、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澳洲的业务。她在银行业服务了17年,在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工业里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对她而言,性别从来不是障碍,关键在于如何证明自己是“值得被拥有”。
“当年银行业是新领域,也是让我展现实力的平台,考验我是否愿意聆听、学习和表现自己。性别不是问题,如果你能证明自己是值得重视的人才,就能走上正轨。那是一个精英主义的领域,只要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就会受到重视。”
当上外资银行在新加坡甚至东南亚的最高职位,她对此感到自豪,不全然是因为个人成就,而是因为作为新加坡人,可以扮演开路先锋的角色,为同胞在金融业开辟一条康庄大道,对她而言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今天,看到许许多多女性和男性在金融界成就斐然,在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感到非常欣慰。”
陈倩泠活跃于多个与妇女权益相关的非营利组织,在提升女性社会地位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陈倩泠深明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道理,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支持社会公益,活跃于多个与妇女权益相关的非营利组织,在提升女性社会地位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我坚信,企业家有必要为社会公益作出贡献,我们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是借助周边人们的努力。我一向支持妇女发展团体,女性扮演着凝聚家庭的角色,同时得兼顾事业,她们需要很强大的支持力量。”
过去的工作背景有助于她建立非营利组织的架构,同时让这些组织在妥善的管理之下得以顺畅运作。她除了在多个非营利组织协助管理审计事务外,也在青年妇女领袖联谊会(Young Women’s Leadership Connection)担任导师,与年轻学员分享经验,协助她们在各方面取得进步。她强调,当每个女性决心在事业上求得突破,就能营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和更坚固的家庭。
两年前,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委任陈倩泠为亚细安维护妇幼权利委员会(ASEAN Commission on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 and Children)的新加坡妇女权利代表,任期三年。她说:“女性能顶半边天,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如果我们认同这样的说法,就应当理解人人有责任保障头顶上半片天空和国家未来远景的安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改善社会福利的网络、服务、法律,以及调整人们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必须朝着保护妇女和儿童权利的方向开展。”
陈倩泠从2010年至2014年蝉联好几届新加坡华人妇女组织(Singapore Chinese Women Association)主席,那段期间,她协助当局修正妇女宪章,确保离婚妇女可以获得赡养费,这对离婚家庭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有小孩的离婚家庭,如果下一代无法定期得到生活费,就会直接影响教育情况,进而影响学业成绩。她说:“我们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协助离婚妇女和家庭成员索取赡养费,并且提供法律咨询及社会辅导。我们也推出相关计划,协助提高在公共和私人领域高级管理层工作的女性人数。”
闲暇时,她热爱旅行和阅读,并且珍惜与家人、朋友和宠物共度的时光,更不忘品尝美食。谈及如何在事业、家庭和慈善工作中取得平衡,她说: “每个人一天只能有24小时,你必须自己想办法,在工作与家庭的各种先后次序中取得和谐。你绝不可能拟出固定的工作流程清单,因为那些被排在优先顺序后面的事项,很可能永远都无法处理和解决 。”
她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新进女性企业家以下提点:做好心理准备,建立个人企业绝不轻松,必须格外努力,而且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整理出新策略,听取好的建议,其他的就得靠运气了。
Read More:Japan-born Ritsue Mishima: The glass sculptor of light/Ritsue Mishima:有光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