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TOTO53062_V1-HiRes

去年米兰家具展开幕当天,我在会场等着访问Jaime Hayon。在我之前有个外国男记者满脸崇拜地跟他做访问,一脸崇拜,超时了犹不自知(或装作不知),设计师高大威猛的保镖过来跟我说,再多等五分钟,我点头说好。

终于轮到我了,才刚坐下,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一个讲拉丁话的女记者竟跑上来跟他认亲认戚。我正色说:“小姐,这是我的访问时间。”泼妇答:“在家具展人人抢着访问她。”我火了,教训她:“我一早就在新加坡安排好这次访问,而且刚刚还礼貌的多给别人十分钟,就是受不了有人公然插队!”结果是好脾气的设计师把她请走,还要安抚我息怒,反倒是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在紧凑和愉悦的访谈过程中,不断有姨妈姑姐跟设计师问好,他也和善的一一回应,像明星会见粉丝,有求必应。我终于明白不该在大庭广众访问人气明星,而他说很快的就会来新加坡,到时候可以“清静”的继续做访问。

《了解亚洲市场》

两个多月后,Jaime Hayon依约抵达新加坡,那是他应丹麦家具名厂Fritz Hansen之邀前来推介由他设计的新作。这是他第二次到访新加坡,他十年前来这里访友,物换星移,如今滨海湾一代盖了许多高楼大厦,让他差点认不出那是他当年喜欢悠闲游逛的海边。

这些年他常来亚洲,尤其是中国,当地的奢华家具市场日益庞大,促使他抱着学习和交流的态度前来取经。他说:“以往我们对亚洲心存畏惧,特别是中国,有太多山寨和仿造品。然而,亚洲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亚洲城市的变化之大远超欧美,贸易形态也相对灵活,我希望能更了解这个市场,同时把亚洲文化融入设计当中。”

Jaime Hayon口中的文化交流计划,包括了2012年与中国当代艺术家周春芽联手创作的跨界作品,当时他设计了一款以古典珍宝收藏柜为灵感的白色木质柜子,用来搭配以周春芽标志性符号“绿狗”制作的多款立体狗儿雕塑,双方以的诙谐设计语言撞击出强大的生命力。他透露,接下来将与中国当代艺术家刘野合作,暂时不方便公布详情。刘野擅长以充满童真的人物图像来表现复杂的时代与社会现象,与人称设计顽童、将巴洛克风与奇幻视觉融于一体的Jaime Hayon似乎不谋而合,两人的合作分外让人期待。

《自由转变设计频率》

作为当下人气指数最高的欧洲家具设计师之一,42岁的Jaime Hayon以兼容装饰与实用、华丽与沉着、魔幻与写实的风格虏获家具迷的心,有人将他与两大设计鬼才Philippe Starck和Marcel Wanders相提并论,可他比两人多了几分西班牙式的狂狷不羁和超现实风格。他先后在出生地马德里和巴黎修读工业设计,2000年创办同名设计工作室,曾获2010年巴黎家饰展(Maison & Objet)年度设计师大奖,近年来成为多个品牌争相邀请跨刀合作的设计师。

2011年,他Fritz Hansen首次合作,收起俏皮本色,推出格调优雅内敛的Favn沙发,从此双方建立起密切的伙伴关系。2013年,他为这个百年名厂设计一款Ro休闲椅,保留品牌庄重典雅的传统特色之余,也为椅子注入柔和的线条,让高耸的椅背流露几分婉约风情,也让人做得舒服,契合Ro在丹麦文中平静安详的含义。

这次在Fritz Hansen新加坡专卖店访问Jaime Hayon,我们让他坐在Ro椅子上拍照,同时介绍甫于去年米兰家具展首次发表的两款新作——Fri和Sammen扶手椅。“相对于Ro有高椅背把头部两侧包围起来的私密感,Fri略低的椅背让人更为开放,双手也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轻巧的Sammen既是餐椅,也同时可在家中各处或办公室使用,这两款新设计同样贯彻Fritz Hansen形式与舒适并重的品牌哲学。”

他指出,拥有134年历史的Fritz Hansen一向以隽永设计为诉求,推出过Arne Jacobson等大师设计的多款经典名椅,他遂以此为基础,暂时把新颖材质和奇幻造型等前卫构想放在一边,融入百年的设计路径之中,把自己为其他厂牌或个人工作室设计的作品区分开来,这种“自我分裂“的工作形态对他而言并非难事。

“我就像一台收音机,可以随意更换频率,就像转台般从一种设计模式转向另一个构想。我可以为个人工作室随心所欲的设计,同时也能设身处地了解其他公司的需求,尊重个别品牌的传统。设计师如果把自己视为艺术家,一味诠释自己的想法,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Small Red Chair

《首次制作塑料椅》

Jaime Hayon去年在米兰家具展的另一抢眼之作,是他受意大利品牌Cassina委约向现代建筑设计之父Le Corbusier致敬而设计的作品。去年是这位大师逝世50周年纪念,拥有其作品专利权的Cassina特邀Jaime Hayon以大师的建筑风格为灵感,创作一组Reaction Poetique纯黑木质桌上托盘系列,圆滚滚的造型与Le Corbusier生前打造的法国廊香教堂等有机建筑如出一辙,将大师的独特美学活灵活现的搬上餐桌,却又带有设计师一贯的童真。

“我试图参透Le Corbusier的建筑美学,捕捉木料的表情,再融混自己的设计风格,创作了这个没有参杂金属的纯木质雕塑,扎实而内敛。”

去年在米兰家具展的Magis展厅访问他时,他为这个意大利塑料家具厂牌设计了生平第一张塑料椅子Mila,让我眼界大开。Casa Mila,中译米拉之家,是巴塞罗那的地标建筑,西班牙建筑大师高第(Antoni Gaudi)在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杰作,以波浪形扭曲的铁枝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及巨大窗户著称。Jaime Hayon从这座建筑汲取灵感,采用Magis的复杂科技制作这款条造型体现动态的塑料管壮结构扶手椅,取名为Mila。

他表示,有别于过往以木料、金属或陶瓷设计家具,制作这张椅子的挑战在于不容易将空心或实心的管状塑料扭曲变形,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它“看起来不像塑料椅”。他说:“我得让这款椅子从各个角度来看都赏心悦目。以前总觉得塑料椅‘不够高级’,因此我得设法让Mila扶手椅变得优雅,首先不能涂上亮漆,而是采用哑光漆,同一色系必须深浅分明的对比,整体上就像把树枝拼组起来那么自然。”

《静如处子》

每年跟这么多知名品牌合作,每次都要交出别具心思的作品,问他究竟是如何捕捉灵感?他说到处旅行、与不同的人接触,有助于刺激创意思维,跟着又补充说自己享受家居生活,留守家中也能酝酿创意点子。“我住在瓦伦西亚,城市规模不大,胜在清静,每次回家都能养精蓄锐,安心设计,进而发掘更多灵感。”

静如处子的生活模式,孕育出动如脱兔的创意构想,那些不按牌理出牌的鬼点子,原来脱胎自平静和谐的日常起居。他的理想设计环境可以用一句话带过:岁月静好。

Big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