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熟悉新加坡建国历史的人,沈基文 (Sim Kee Boon) 绝非一个陌生的人物。他是建国第一代的优秀公务员,大半生投入国家公共事业,涉足不同领域,从新加坡总统顾问理事会主席、通讯部和财政部常任秘书、新加坡民航局局长、吉宝企业前董事长等;热爱高尔夫球的他,也在1982年创建了丹那美拉乡村俱乐部(Tanah Merah Country Club)。
无论在私人或公共领域,沈基文均有杰出贡献。1984年,在担任吉宝企业董事长短短两年内,他将背负8.45亿新元巨债的公司,转亏为盈,获得510万新元的年收利润,创下商业奇迹。但论人生最重要的成就,莫过于在1984年到1999年,担任新加坡民航局局长期间,成为打造樟宜机场的幕后功臣之一,为新加坡奠定世界级基础设施。
2007年,与胃癌病魔交战17年后,沈基文的人生画下休止符,享年78岁。
生命虽然消逝,但不会终结,留下的精神遗产,为社会带来的福祉,永存不朽。沈基文精彩而低调的一生,透过孙女沈玫的视角,在传记中重新铺展开来。

不曾远去的背影
传记将在9月23日推出。距离沈基文过世已有15年的时间,是什么驱使沈玫在这个时刻,替挚爱的祖父出
传记?她透露当年爷爷离世时,广大民众的哀伤不舍之情,让她和家人始料不及,“从高尔夫球俱乐部的球童、船厂员工、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显龙总理、建国总理李光耀和前总统纳丹,都一一到场致意。虽然我父亲和长辈们对爷爷的工作了解较多,但也只是知道冰山一角。对我们这些孙辈而言,看到这么多人出席爷爷的丧礼,当时是感到很惊讶的。”
从当时开始,她对爷爷的生平故事感到好奇,从父母口中探问、读遍所有关于爷爷的新闻报道,“后来才知道,他远远超越了我认知中那位慈爱的爷爷。”

她与家人一直有出书的想法,直到2018年,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沈基文金融经济研究院主任Dave Fernandez的牵线下,终于有落实的机会,同时也邀请作家刘诗平担任传记的联合作者。
沈基文在同事好友口中,具有高瞻远瞩的格局观,也具备对细节观察入微的“鹰眼”。人在生活中有不同面向,沈玫看到的沈基文,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如今想起爷爷,我想他必然具备出色的社交能力,才能与各行各业的人结交为朋友。直到今天,人们还会谈起他,他所带来的影响力,对他人的触动,对我而言挺不可思议的。”
在她和家人眼中,沈基文也是公私分明的一个人,“也许这是他化解压力的方式,把自己很好地划分成
不同角色,从不把工作情绪带回家。”
爷爷教会我的事
关于祖孙俩的美好回忆太多,她总记得爷爷看着自己的样子,“仿佛你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他总是能用灿烂的笑容填满空间,当他看着你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也被一束光填满了。”
她回忆小时候的自己,成绩不算特好,但爷爷从不曾严厉责备她,“相反的,每当我向他报告学业成绩上的进步,无论大或小,他都会高兴地为我庆祝。”
印象最深刻的是中三那年,她的数学、华文、化学和生物的期末考试不及格,必须在12月学校假期重考,如果还是不及格,就得留级,“幸运的是我最后过关了。爷爷带着全家人到Morton’s The Steakhouse餐馆吃晚餐庆祝,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去如此豪华的餐馆。”
她依然记得爷爷看着她时一脸引以为豪的表情,温暖地拍了拍她的后背,告诉家人:“我们今天聚在这里,
享用非常特别的一顿晚餐,因为Leanne非常努力,考试过关了!”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夜晚,他教会我失败不是终点,更无需为此感到羞愧,我们如何重新振作,才是最重要的事。”
爷爷必然具备出色的社交能力,才能与各行各业的人
结交为朋友。直到今天,人们还会谈起他,他所带来的影响力,
对他人的触动。”
重拾记忆的拼图
想展现爷爷的人生全貌,资料搜集过程也有不少挑战。“爷爷的生平就像一个巨幅拼图,很感谢诗平和我一起找出这些散落的拼块,将它们完整地拼凑在一起。”
沈玫透露,父亲事前拟了一个大略清单,上面列出沈基文人生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时间点,以及曾与他密切共事的人,她根据清单展开资料搜集工作。“我们通过各种管道打听,找到了那些人,但部分人已经离世。”
她与刘诗平也在2021年五个月时间内,走访了40位与沈基文关系密切的事业战友,“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形容爷爷为一名企业家。有趣的是,他的创业之路早在11岁就开始了。”

沈基文原来从小就很有商业头脑,因为观察到很多苦力买不起一整包香烟,经常凑钱买香烟,让年纪小小的他萌生商机念头。
“30年代末,劳工的日薪低于1叻币,1包50支的香烟价格5毛钱,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奢侈品。当时爷爷向他
母亲借了点钱,买了几包香烟,以分拆方式卖给苦力,让他们以更便捷的方式买到香烟。他在小巷子摆卖香烟,旁边放着一支点燃了的香,买香烟后,苦力可以直接点烟。在客户体验方面,做了深入考量。”

最重要的足迹
谈到沈基文,人们大多会想到樟宜机场。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就曾如此形容他:“身为新加坡民航局局长,沈基文把樟宜机场推上世界级机场的行列,使它几乎年年登上旅游杂志的评选榜首。”
谈到沈基文对新加坡最重要的影响,沈玫也说:“肯定是樟宜机场。每当人们谈论樟宜机场的运作如何流畅,12分钟规则(飞机抵达机场后,首个行李必须在12分钟内送达行李输送带)等,这些都让我深感自豪。”
机场如同一个国家的名片,对访客的第一印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相信这也赋予新加坡人一种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飞机降落停机坪,当你下飞机进入一个温暖明亮的搭客大厦,友善的工作人员面露微笑,海关运作的无缝接轨….你就知道你已抵达家门了。”

认识沈基文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实干者,凡事亲力亲为。沈玫透露一件不为人知的小事,反映出沈基文对乘客体验的重视。“在和爷爷的前同事谈话时,我才知道作为民航局局长,爷爷过海关时,是可以选择使用CIP Terminal(商务贵宾候机楼),但他从不这么做,因为他总想设身处地了解乘客的机场体验。”
作为奠基者之一,他负责组织机场的管理制度,在人生最后时刻,沈基文依然牵挂机场的建设。“在爷爷离世的前几天,他的身体其实已很虚弱,还是坚持最后一次去第三搭客大厦,因为他知道李光耀即将到机场巡视,他想去看一看,确保操作流程完美。”

热衷于说故事的人
如同她的爷爷一样,沈玫在生活中也扮演了多重角色,既是作家、一对子女的母亲、财富管理公司的亚洲通讯和市场部总监,也是新加坡旅游局的官方注册导游。
她热爱文字,大学时期曾修读法律和英国语言文学,兴趣和工作也不可分割,“我热爱作为通讯和市场部
总监的工作,因为我总是在寻找一个自己想要叙说的故事。通过不同方式,确保把对的故事告诉对的人。”
爱说故事,也爱新加坡这片土地,作为新加坡旅游局的注册导游,她会不定期带团,带领人们发掘不一样的狮城。
最后问道,希望自己的孩子,如何铭记曾祖父?她引用书中的一段节录:“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具有在面对权力时说真话的勇气,以及用心倾听的能力,就像我的爷爷一样。当他与上级交谈时从不拐弯抹角,与其他人交流时,亦为如此。 ”
摄影 Veronica Tay
美指 Eric Choon
造型 Angela chu
化妆 Amy Chow using MAC Cosmetics
发型 Eileen Koh @Philosophy Studio SG
摄影助理 Phyllicia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