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成名要趁早,王亮杰的艺术之路早早就迈出了第一步。2005年,年仅16岁的他在第24届大华银行绘画比赛中摘得全场最佳画作奖,成为该赛事史上最年轻的得奖者。隔年,他举办人生首场个展,展示其出色的艺术才华。
王亮杰于1988年在新加坡出生,父亲是一名财务顾问,母亲曾从事软件工程师工作。成长的家庭氛围中,艺术文化气息并不浓厚,但作为独生子,他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画纸陪伴他度过童年时光,也埋下对艺术的热情种子。
追寻艺术梦想
小时候的他曾学过传统水墨画,但因为家里主要说英语,他常常听不懂老师说什么。最早真正接触艺术的途径,是通过家附近的图书馆,借阅关于文艺复兴和艺术大师的相关书籍,以及在天主教学校和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宗教图像。
大学时期,他在国大攻读建筑学,仍保持对绘画的热情,兼职从事绘画和肖像的委托工作。2012年是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资深大律师Harpreet Singh Nehal委托他绘制一幅画。“当时学业功课很忙,我选择休学一年来完成这个项目,同时申请了英国的艺术学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想那幅画现在还挂在他的办公室里吧。”
选择最初所爱,他毅然远赴英国追求艺术梦想,201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鲁斯金艺术学院,随后又获得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并于2018年在伦敦设立个人画室。如今,他以新加坡和伦敦为生活工作基地,两座城市的文化差异也成为滋养他的灵感土壤。“我常常觉得自己既是外来者,又是本地人。但我认为这样的状态对艺术创作是好的,能保持眼界的新鲜感,或许也解释了我作品中出现的超现实主义和梦幻气息。”
在他的画作中,经常以人像或超大肢体为主角,以抽象化的笔触,捕捉人的复杂性和私密性,反映出探索孤立、异化和欲望等主题。“我把人体描绘视为一种景观、一个叙事载体。它们通常带着半自传性质,一开始我会尽量保持叙事的开放性,然后再从中即兴创作。这种创作过程令人疲惫,但也带来很大的满足,因为当你保持开放性,往往会带来许多惊喜。过程中,有时我会对作品进行大刀阔斧的最后修改,非常决断,但这种残酷有时是必要的。”
立足于国际舞台王亮杰作品被众多知名艺术机构展出,包括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同时也被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所收藏。
此外,他也参展多个国际重要艺展,如纽约军军械库展览会、洛杉矶弗里兹艺博会、香港和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伦敦Taymour Grahne Projects和新加坡Yavuz画廊群展等,在国际舞台上高度活跃。
国际艺术展览为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不仅能获得更广泛的曝光度,也是新艺术技巧的实验场。“在这类艺展上,通常只需展示一件作品,这让我有机会尝试创新的想法和技巧。这与个展不同,因为在个展中,画作还是必须考虑到整体性。”
对于渴望找到个人独特风格的年轻艺术家,他分享经验:“最重要是不断创作,继续关注你认同的声音,保持开放心态。随着时间推移,独特的风格会自然显现,但绘画的关键是,你必须不断付出时间和精力。即使一幅作品失败了,不得不重新开始,你也不会白费努力,因为从失败经验中所学到的新技巧,最终会在未来的作品中,找到它的用武之地。”
2024年上半年展览活动马不停蹄,他参加了伦敦Frieze Cork St的群展,在巴塞尔艺术展推出独立展位,也在悉尼Ames Yavuz画廊举办全新个展“Body and Blood”,不断为其艺术之旅注入新的活力与期待。
摄影 Lawrence Teo
美术指导 Eric Choon
造型 Angela Chu
化妆 Amy Chow using Bobbi Brown
发型 Dorcas Yhj using TIGI Bedhead
时尚 Onitsuka Ti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