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珠的人生经历,对现代女性而言,充满鼓舞的力量。作为本地资深女企业家,她在43岁那年才踏上创业之路,投身教育领域。她对教育的热忱,最初源于对三个孩子的深切关爱,1995年创办第一家伊顿幼儿园(EtonHouse Pre School),经过29年发展,如今在全球九个国家拥有100多所学校,门下超过2万5000名学生,百年树人,开枝散叶。胡锦珠去年获颁新加坡女企业家奖(Woman Entrepreneur Awards 2023)。
播种希望
一棵参天大树的养成,需要阳光、空气、雨露和土壤等诸多因素,精彩的人生亦然。生活里的每一个经历,都是滋养生命的财富。
胡锦珠家族从事麻油生意起家,经营新加坡百年老字号“胡元兴”。她自幼就接触商业世界,观察长辈商议计策,也培养了创业思维。“祖母过去经常强调要把职员当家人般对待,确保他们吃得好,获得妥善照顾,因为他们的幸福感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这种家族式经营模式对我的管理风格带来影响。而当年哥哥也鼓励我办校,成为我最珍贵的商业伙伴。”
初入社会,胡锦珠担任会计师,随着丈夫被派往英国工作,她为了家庭,选择放下个人事业,全家搬往英国,在伦敦度过12年的全职主妇生活。人生际遇奇妙,这段看似牺牲了个人事业的时期,却成了她创业理想发芽的关键点。当年见到女儿变得热爱学习,爱上幼儿园生活,令胡锦珠感到很好奇。她于是到学校当义工,了解当地幼儿园的教育方式,萌生创办伊顿的念头。
她创办的学校以探究为基础教育方法,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和探索,激发学习兴趣,自90年代开始,颠覆了本地死记硬背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步建立名声。
“我们采用瑞吉欧教学法(Reggio Emilia Approach),强调通过儿童兴趣和好奇心,驱动有意义的体验,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伊顿也是新加坡唯一与Reggio Children International Network中心有正式合作关系的教育集团。”
此外,她也从自身经历获得启发,特别注重双语学习。“我受中文教育出身,过去在大学和工作中,总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适应英语环境,但如今我觉得庆幸,因为受中文教育的背景,在帮助公司拓展业务,进入中国市场上发挥了很大的帮助,也因此我们在学校非常注重双语教育。我坚信双语能力是宝贵的生活技能,能为个人带来优势。”
新世代接棒
回顾创业早期,她坦言曾面临诸多挑战。“当时有家长问孩子,在学校都做了什么,孩子说都在玩
游戏。部分家长会觉得,每月交1000新元学费,孩子却说他们都在玩,不免产生疑虑。一开始想说服这些家长非常困难,我们第一年就亏损了100万美元。”
但随着孩子们升入小学,表现出色自信,勇于提问和表达意见,让伊顿逐渐赢得口碑,第二年就实现盈亏平衡,第三年开始取得盈利,但最令她欣慰的是幼苗成才。“我经常遇到十几年前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当中许多人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教师和企业家等。部分校友也将孩子送到伊顿学习,这为我带来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
伊顿今年迎来29周年,多年发展取得一系列关键成就,包括2014年成为新加坡主要学前教育业者计划(Anchor Operator Scheme)下的少数私人教育机构之一,创办了伊桥幼儿学校(E-Bridge),为本地家庭提供高质量且经济实惠的学前教育服务,迄今在本地设立24个分校,服务约5000多名学生,也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
2017年伊顿迎来新篇章,胡锦珠的幺子黄毅贤(Ng Yi Xian)正式接班担任集团CEO,“他留意到为外籍家庭提供可负担的学校选择不多,针对此市场缺口创办了Middleton国际学校,其学费是一般国际学校的一半。”
谈到伊顿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她透露包括在新加坡扩展学前和国际学校,同时继续开拓海外
市场,采用创新技术和方法,应对教育领域的变化,并在扩张战略中,注重培养组织内的领导者。
乐龄幸福关键
胡锦珠被公认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女企业家之一,她将成功归因于“4 P”:热情(Passion)、毅力(Perseverance)、人脉(People)和职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事业上取得非凡成就,胡锦珠也用心经营生活,培养多元兴趣,丰富生活,也是解压方式。她热爱唱歌、打高尔夫球,最近还迷上编织。“数着一针一线,看到美丽的成品,为我带来喜悦。努力的过程,也带来很大的意义,最近我为乌克兰的孩子编织了一条围巾,希望能在寒冬中为他们捎去温暖。”
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散步,这一习惯让她可以静心思考工作解决方案,规划一天的工作,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务上。“重要的工作通常需要深思熟虑,一旦定下行动方案,完成目标就不一定得耗费大量时间。”
胡锦珠今年72岁,乐龄阶段的生活幸福感主要来自家庭、助人和持续学习的目标。“幸福来自与家人的凝聚。当奶奶后,我感觉自己再次陷入爱河。我珍惜和三个孙子女的相处时光,他们的好奇心和出乎意料的言行,往往让我惊喜又暖心。”
胡锦珠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大部分时间花在集团的慈善机构——伊顿基金会(EtonHouse Community Fund)。该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旨在帮助本地弱势儿童接受良好教育,为她带来莫大的满足。
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都不忘汲取新知,滋养自己的灵魂。“目前我正在攻读纽约大学的教育领导与创新博士学位,与比我年轻许多的同学一起学习,让我感到充实,保持活力。我想毕业之时,我也快75岁了,如果以我家族成员的寿命标准作为参考,母亲活到88岁,阿姨活到92岁,我预计自己还有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分享送给年轻女性的箴言,她说:“永远不要放弃追逐梦想。我在40多岁才开始创办伊顿,之前当了12年的家庭主妇。无论在生命哪个阶段,都要相信自己,不断尝试新事物,思考人生中的不同可能性。”
摄影 Veronica Tay
美术指导 Eric Choon
造型 Angela Chu
化妆 Amy Chow using Shiseido
发型 Jenny Lee
时尚 E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