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Dyson: 我们的每个设计决策不为美观而是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科技和设计领域的开拓者,一代巨人James Dyson以坚持和好奇不断推动创新,重新定义人们对家电和生活方式的想象。

Sir James Dyson, Dyson
Photo courtesy of Dyson
Share this article

38毫米直径、28毫米马达、14万转高转速......这些数字乍看之下或许毫无意义,但在科技界,它们代表的是一次次工程上的跃进与突破。这是戴森(Dyson)于7月发布的新作,也是公司自成立以来,最小型吸尘器PencilVac的关键数据。

戴森于 2019 年宣布将全球总部迁至新加坡,并于 2022 年 3 月正式进驻圣占姆士发电厂(St James Power Station)。自此,新加坡成为品牌的核心枢纽,电机生产与技术研发均集中于此。过去三年,公司陆续将更多业务转移至本地,不仅生产线设于新加坡,工程团队也以此为主要基地。 

据了解,戴森目前在新加坡的员工当中,超过一半为工程师。所有马达均由本地全自动化系统生产,平均每两秒便可完成一台。同时,位于大士的新电池厂也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内投入运营,届时专利电池技术将迈入量产阶段。

创办人兼首席工程师James Dyson在总部受访时说:“我们之所以将全球总部设在新加坡,是因为这里有我们所需的一切: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扎实的工程教育体系,政府对设计与工程的重视,以及务实高效的工作文化。在英国,有些地区未必具备如此鲜明的工程导向,这正是我们特别重视的。”

为何选择新加坡作为品牌总部?James Dyson直言,这并非出于成本考量,而是基于技术效率与工程能力的判断。“英国制造或亚洲制造并不是重点,我认为,关键在于哪个地方最适合推动工程成果的实现,而对戴森而言,这个地方是新加坡。”

我的人生因发明而改变,它让我从车库里的小工程师,走到了  今天。我希望更多人能走上发明这条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 哪一次好奇心会改变整个行业。

设计是为了改善生活

随着智能科技不断进步,都会里的居住空间却越来越小,家电产品也随之朝向更轻巧、精致的方向发展。以最新推出的PencilVac吸尘机为例,机身纤细如铅笔,重量仅1.8公斤,首发市场便锁定以蚊型住宅为主的日本。

他打趣地回忆童年,笑称母亲常让他帮忙做家务,“那时候的吸尘机不是得一路拖着走吗?吸到哪就得拽到哪。”这样的体验让他开始思考:吸尘机能不能更简化?吸尘袋真的必要吗?多年来,戴森以科技为驱动力,为家电去芜存菁,在提升功能性的同时简化外观。这种做法不仅颠覆家电的使用方式,也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不过,James Dyson特别强调,品牌追求的“轻巧”从不是为了“做小而做小”,而是技术进步下的自然演进。“只有不断提升产品性能,才能简化结构,”说着,他拿起桌上陈列的马达,解释从最初型大马达到如今硬币般大小的最新版本,正是品牌多年持续研发的成果。

“我们从不为美观而设计。每一个设计决策,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他举例指出,去除吸尘器滤网,正是因为滤网会阻碍气流。“工程精神,就是我们的品牌个性;高效、轻巧、安静,是我们希望传达的核心价值。”

Dyson PencilVac

Dyson PencilVac™ 号称目前最小巧的吸尘机。

Photo courtesy of Dyson

抱持好奇 不断创新

James Dyson直言,真正的好设计往往源自于发明本身。今年78岁的他笑称自己在心态上还是个“小伙子”,对事物抱持好奇;而好奇心和追求新技术的热忱正是发明的动力。“发明永远都有意义,因为它是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唯一方式。”

“即便产品已经上市,我总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James Dyson说,“事实上,我仍亲自参与很多研发项目。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程会议和设计审阅上。我对细节非常关注,尤其是用户体验:产品是否简洁,使用是否便捷,按钮布局是否合理,甚至马达的声音是否让人感到愉悦。”

好奇心让戴森不断地推出新颖产品。8月份,旗下头发护理系列完全展示了他的雄心及创新之举。12年前,戴森团队投入发丝科学,继而演发出专利气流技术,相继推出革命性吹风机;同时收购英国林肯郡南部Nocton Estate,并投入超过1.4 亿英镑发展可持续农场;如今已发展为英国最大的农业企业,分别在林肯郡、牛津郡、西伯克郡、萨默塞特郡和格洛斯特郡拥有 3万6000 英亩高产农田。头发护理与农场,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没想到在今年结出“美丽的果实”。

James Dyson说:“农场不仅种出好东西,也为美妆成分带来新可能。我们将农业和美妆这两个不同的世界结合在一起。” 8月份在本地推出的头发滋养系列(Dyson Omega™ hydrating hair oil)配方里有七种富含欧米茄的植物油,包括戴森农场所种植的葵花籽油,这也是戴森第一次把自家农场的农作物加入护发产品。

Dyson Omega™ hydrating hair oil, Dyson Farm, Dyson, James Dyson

戴森从自家农场提炼出优质葵花油,作为Dyson Omega™ hydrating hair oil护发油关键材料。

Photo courtesy of Dyson


9月4日,戴森在柏林发布全新产品阵容,由James Dyson亲自展现品牌在电机、加热系统、分离技术以及空气动力学上的最新研发成果。这些创新不仅延续了戴森“以设计解决问题”的理念,也通过对经典产品的再设计与全新类别的开拓,进一步拓展了未来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此次发布共有 11 款产品,其中亮点包括全新 Dyson Airwrap Co-anda 2x™ 多功能美发吹风机,凭借双倍气流压力实现更快造型、无热损伤;Dyson V16 Piston Animal™ Submarine 吸尘器,集干湿清洁于一体;轻量化的 Dyson Clean+Wash Hygiene™,无需滤网即可完成硬质地板的高效清洁;搭载 AI 污渍识别与自适应清洁功能的 Dyson Spot+Scrub™ Ai Robot 机器人吸尘器;以及小巧静音、占地仅为 Dyson Big+Quiet 三分之一的 Dyson HushJet™ Purifier Compact 空气净化器。

The Dyson V16 Piston Animal

James Dyson 预告即将推出的各类家电用品,其中包括这款集干湿清洁于一体的The Dyson V16 Piston Animal。

Photo courtesy of Dyson

垂直生产 打击仿冒

谈到市面上不断出现、打着“致敬”或“平替”旗号的抄袭品,James Dyson的语气也不禁严肃起来,“这不仅对投入大量时间与资金进行研发的原创者极不公平,也剥夺了消费者应有的选择权。如果每家公司都坚持开发自己的技术与产品,市场上的选择会更加丰富。抄袭者应该给驱逐出市场。”

他指出,当今社会过于急功近利,许多企业选择复制现成的想法,追逐短期成果。然而,那些真正具有长远影响力的发明,往往来自漫长而孤独的坚持。“发明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坚韧的精神。它需要好奇心,独立思考,对失败的容忍,以及一种近乎固执的信念。”

在他看来,现代制造的核心,是把这种坚持贯彻到底,以追求高精度和对品质的绝对掌控。因此,戴森始终坚持垂直整合的方式进行研发和制作,在新加坡自建先进的制造设施,包括电机和电池生产。“我们的马达每分钟转速高达12.5万转,任何微小误差都会导致性能下降,所以我们不能依赖代工,这些我们都必须自己来。”

James Dyson Photographed at Dyson's Malmesbury HQ, July 2021
Photo courtesy of Dyson


这样的策略不仅保障品质和性能,也让创新得以快速实践。他举例:“一个工程师提出改进马达结构的方案,我们可以在几天之内试产一批原型,而不是等几个月。”这种效率依赖的是一个多元且自洽的团队,从研究员、机械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到材料专家,甚至内部的工具制造专家,环环相扣。“发明的过程不仅关乎技术,更体现一种性格,”

尽管戴森已经是全球最成功的品牌,James Dyson说自己依然有着“想要解决问题”的工程师魂。“对我来说,成功从来不是金钱或规模的大小,而是有没有解决问题。30年前,我花了五年时间,做了5127个原型,才造出第一台无尘袋吸尘器。那时没人相信我,也没人愿意投资。但我没有放弃,因为我坚信那个问题值得解决。”

如今,公司规模壮大,资源丰富,但他始终提醒自己:“我们存在的理由,就是解决现实中那些艰难且重要的问题。”他表示,多年来初心未变:“只要持续保持好奇心,不断创新,反复问为什么不能更好,我就觉得,我们依然走在成功的路上。”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