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代步工具,但如果好好保养——尤其是老爷车更要悉心呵护,它可以成为你长久的伙伴。”
怀旧是人的共性,当社会高速发展,人际关系越见疏离,拥有那些已经绝版的美丽事物,仿佛握住了永恒。空间资源管理和物流公司执行董事林隆田从小喜欢轿车,银幕上那些造型拉风和充满年代感的跑车,让年少的他目眩神迷。
如今,他成为老爷车收藏家,将早已停产、价值从50万新元起跳的经典座驾开进自己的车库,对他来说,这是对青春岁月的回味。
几年前,他从杂志和社交媒体上陆续看到关于收藏老爷车的资讯,心里开始蠢蠢欲动。前年他去英国旅行,在这个拥有最多古董车商的地方,他买下生平第一辆老爷车,并向新加坡政府额外缴付相等于车价两倍的注册费,几周后车子就顺利进口到岛国。

后来,他又透过经纪陆续“入货”,短短两年就拥有四辆老爷车,包括1956年出厂的Bentley S1、1959年出厂的Mercedes 220S Ponton、1966年出厂的Jaguar MK II 3.4,以及1971年出厂的Bentley T1。作为收藏界新手,这样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他承认,收藏经典车是会上瘾的。
“能否找到理想的藏品,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心头好。我之所以这么快速的收藏,是因为我遇见适合的车子,性能好质量高,前车主将旧车翻修得很正规,整体素质很好,机会难逢,所以不愿错过。”
READ MORE:
了解老爷车的身世
除了外在架构和内部性能皆优之外,收藏者必须对老爷车的“身世背景”了如指掌,就跟娶亲一样。林隆田说:“车商要附上车子的所有相关资料,譬如:第一次交车的文件、过去几十年来的改装和维修纪录、生产数量、历任车主等,这些文件和证明书都必须随车子一起送交新车主。”
买了老爷车后,他必须详细检查车子的性能,确保能够安全上路。新加坡气候潮湿, 不能把老爷车停在家里,必须寄存在有空气湿度调节、专为收藏家而设的车库。他每个星期必须去车库启动老爷车的引擎,由于开动的时间少,必须将车子定期送厂维修,而且要注意不能让油箱沾水。
他指出,现代的轿车是由电脑控制,老爷车则是靠机械,正是因为这种工艺技术,使他对老爷车有不一样的关注。
这位葡萄酒爱好者表示,老爷车和佳酿有个共同点——越老越值钱,而他在年少时就收集一些设计和号码皆独特的旧车牌,如今挂老爷车上,起着烘托的作用,能让车子升值。
READ MORE:
出门前的“搭配”
陆路交通管理局自2000年推出经典车计划(Classic Car Scheme),允许本地人进口老爷车,但限制车主一年内不能开老爷车出门多过28天,如果多付额外17天的上路费(即贴上固本),就能开上45天。林隆田认为,这样的规定相当合理。“我有四辆老爷车,加起来可以开足半年,而我通常不会开那么多天的。”
家有四“老”,林隆田会看自己出席哪一类型的活动,来决定要开哪一辆老爷车出门。如果是要赴宴,他通常会开50年代的Bentley S1或70年代的Bentley T1,因为外型抢眼,轻易吸引眼球,但前者不容易开,因此后者比较“受宠”,加上外型较具弹性,可以开去不同性质的场合。

这个经典车发烧友说:“汽车是代步工具,但如果好好保养——尤其是老爷车更要悉心呵护,它可以成为你长久的伙伴。”接下来他把目标瞄准双门式老爷车,为自己的收藏设定新主题。
美术指导 Eric Choon
摄影 Veronica Tay
造型 Dolphin Yeo
化妆 Amy Chow using NARS
发型 Michael Chiew @ Hairform using KM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