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当一面
Vatanika Patamasingh (Thailand)
来自泰国的Vatanika Patamasingh有一份浑然天成的优雅,拍摄当天,她以完美的妆容出现在摄影棚,恰如其分妆点出深邃的五官,她穿着黄色真丝性感礼服,举手投足都是魅力,即使安静地站立于一隅,也是个发光体。外形靓丽媲美模特儿,她负笈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和伦敦时装学院,八年前以Vatanika 之名创立时尚品牌。
“我是祖父母带大的,以前要买一件裙子,并不如现在那么便捷。那个年代,一切都必须定制,你得到店里选择纽扣、蕾丝,甚至决定衣裳长度,我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的。祖父母每天都会把自己打点得出众美丽,母亲是个生意人,每天都会穿着剪裁合身的套装上班,我自然而然从家人身上遗传了鉴赏时尚的眼光。”
小时候那个常常用床单把自己包裹起来,假装自己穿着传统泰服;把祖母收藏的墨镜和手袋默默偷走的顽皮小女孩,现在已经是独当一面的时尚设计师了。遇到问题时,母亲是她的导师,但是说到时尚,祖母才是解惑的最佳人选。“我有一个特别为祖母父而设计的capsule collection,直到现在祖母偶尔还会打电话问我:你确定你选择的蕾丝是最合适的吗?提起祖母,她笑得开怀。
CANNES, FRANCE - MAY 15: Liu Wen attends the screening of "Solo: A Star Wars Story" during the 71st annual Cannes Film Festival at Palais des Festivals on May 15, 2018 in Cannes, France. (Photo by Venturelli/WireImage)
自小耳濡目染,还是科班出身,她对时尚的狂热可想而知。不过兴趣和经营时装事业是两回事,刚创业她遇到不少冲击。“我是美术系学生,对于生意并不了解;当初因为艺术家个性,用最好的布料、做很多浮夸的设计。不过,当公司越来越壮大,它不再是我一个人的兴趣,而是关乎到其他人。追求梦想的同时,我必须考虑到现实面,也要顾及身后的人,在创意和生意之间找到平衡。”
潮流瞬息万变,作为时尚人,对于时尚有何看法?她缓缓地以低沉的嗓音说:“我不追求潮流,我就是潮流。旅行所见所闻或美术馆看到的艺术品都能够激发我的灵感。对我来说,每一段旅行都是独特的,我爱意大利西西里,因为我喜欢电影《教父》,看吧,我一点都不复杂。”
时代变迁,社交媒体当道,Vatanika不再墨守成规,在Youtube开创个人频道,分享生活以及自己品牌,很快的,就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她坦承,公开的只是部分生活面貌。“那并不是我全部生活,该给观众看见什么,我和团队都有共识。”
看起来表面风光,生活多姿多彩的她也有想要逃离现实的时候,“我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当我感觉压力太大,就会逃到伦敦喘一口气。”18岁到英国念书,旅居伦敦八年,英国犹如她第二个家,也是她的极乐世界。“在伦敦,事务少时间多,我有更多时间跟自己相处、发掘新事物。在伦敦我可以在酒吧台上跳舞;在泰国,有家人、朋友以及文化的束缚,虽然还是做自己,但却是一个不同面貌的自己。”
非池中之物
黄郁婷 Jennifer Huang, Taiwan
七年前,黄郁婷被委以重任,担起台湾桃园大溪笠复威斯汀度假酒店改建翻新工程,从签约、监督以及营运皆由她一手主导,当时她29岁。黄郁婷是台湾科技制造业大亨黄震智的千金,父亲买下历史悠久的台湾桃园鸿禧别馆,耗资40亿新台币整修,打造台湾首家结合住宿与高尔夫球场的高级酒店。
黄郁婷毕业于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院,随后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产开发硕士,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她学以致用。“酒店改建有很多问题,比如台风季会导致淹水,地板遇水则坏,全都得拆掉重做。这些问题是我无法在学校学到的,但是发生问题就要解决。”
说话轻柔斯文的黄郁婷一点也没有酒店执行董事的女强人氛围,很好奇她当初如何以新人之姿博得团队信服。“我在工作时会表现得比较强硬,酒店改建时我天天到工地考察,不懂就请教别人,幸运的是我有很好的设计团队。”
CANNES, FRANCE - MAY 13: Actress Alba Rohrwacher attends the screening of "Happy As Lazzaro (Lazzaro Felice)" during the 71st annual Cannes Film Festival at Palais des Festivals on May 13, 2018 in Cannes, France. (Photo by Pascal Le Segretain/Getty Images)
酒店业竞争激烈,黄郁婷有不同的见解。“不管在哪里经营酒店都很困难,就是做得跟别人不一样。不管景气多差,还是有人旅游、住酒店,也还是有人会成功,困难度在于如何把酒店做得有特色。”
出生于大溪的黄郁婷有一份浓厚的在地情感,发展酒店同时也融入当地文化特色。买下桃园鸿禧别馆后,她找来著名酒店设计师Terry Mcginnity进行改造,保留保留建筑原貌,结合国际化摩登设计,结合台湾独有的服务精神,开创新气象。
有新颖独到的眼光,也需要强大的后盾,才能让能力发挥到极致,投身家族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两代思维中磨合并且找到平衡点。
“在家族企业工作要有耐心,两代思维不同,会衍生不少摩擦。身为第二代,我们得改变心态,毕竟我们入行业不过几年,父亲已是老行尊,他们的意见我们一定要听,配合技巧性沟通,才能平衡。我努力在事业上表现,并不是要做给别人看,这是我的兴趣,也是我的热忱所在,同时也希望为家族企业贡献。”黄郁婷用她独有的温柔嗓音坚定的表明立场。
“我非常幸运,高中毕业时很想经营酒店,所以就了瑞士念酒店管理。毕业后,家族企业正好投资酒店,一切因缘际会让我走上这条路。”
除了酒店业,黄郁婷和朋友一起发展奢华旅游服务公司。“我是一个头脑不断转动的人,旅游跟酒店服务息息相关,不过那是我的个人事业,我会慢慢地经营。”
父亲是黄郁婷的楷模,她的童年回忆充满父亲的身影,“以前父亲工作忙碌,常常应酬到很晚,可是不管多累,周末他都会早起带我们出去玩。”
父亲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让她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已经身为人母的她在冲刺事业的同时也兼顾家庭,从她的个人社交媒体平台所上载的照片可轻易窥见她和丈夫、女儿的亲密生活。“陪伴在身边的人是最重要的,不管事业多么成功,到最后,如果没有人陪着你,人生是非常乏味的。”
寓工作于娱乐
陈雪铃 Chryseis Tan (Malaysia)
身为马来西亚成功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陈志远的长女,陈雪铃拥有一切让女人妒嫉的条件。她出生优渥、外形出众,去年又嫁了一个门当户对、帅气英挺的丈夫。理应这样的女生身上都会不自觉的散发一股或浓或淡的娇气,但她有一种不做作的率性。
访问时,她争取时间吃着迟来的午餐,面里加了辣椒,她边吃边喊辣,抽来纸巾擤鼻涕,说话还不断带着抽气声,跟一般小女生没两样。
陈雪铃绝对不是不学无术的千金小姐,她相继在日本、英国留学,吸纳东西文化,塑造了独特个性。提起当初父亲把片假名都不识得的她到日本求学的往事,她还是有点意难平。
“当时真的很困难,没有人听得懂我说什么,我曾经非常气恼父亲,不过现在我要感谢他。日本人做事和生活自有一套准则,刚开始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冲击;慢慢地才开始理解和欣赏他们的文化。”
旅居国外多年,陈雪铃最爱的还是家人。“对我来说,家庭还是最重要的,这并不代表我不注重事业。”。她在日本念书时,父亲在京都购入一块地,在800年的古老庄园里大兴土木建造京都四季酒店。酒店2016年开业,熟知当地文化且精通日文的陈雪铃顺理成章被点选为负责人。
京都四季酒店外,她也负责冲绳四季酒店的建设以及吉隆坡Ritz Carlton Residences私宅计划。“父亲公司旗下有很不同的产业,幸运的是,他让我自由选择,而我对房地产较有兴趣。建立一家酒店不容易,过程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很多人没有看见我的努力和付出。”
她强调,“两性平等,我不喜欢别人看扁女人。多年来父亲给我的忠告就是:相信自己,别轻易放弃。我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男人可以做的,女人也都可以做。”
除了家族企业,她也与朋友联手经营电子时尚事业,并期许在未来能够开创更多时尚和美容相关的事业。“我是一个女生,我想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时尚一直都是我感兴趣的产业,这比较接近我的个性。当然,也不是说我对家族企业没兴趣,不过这很不一样。这将是我自己的事业。”
她笑称,虽然社交媒体上都是满满地旅游、美食照,看起来就像她无时无刻都在享乐;其实这些都是旅程都排满了会议和工作。她自认已习惯忙碌的生活,兼顾家庭和事业不是问题,“我会把事情排好优先顺序,依据当下情况衡量该把时间放在家庭还是事业。”
除了名声显赫的父亲,陈雪铃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她嫁给了马来西亚NAZA集团副执行主席法立纳斯慕丁(Faliq Nasimuddin)。 两人在同一所大学求学,却一直没有交集,直到毕业后两人才经由朋友介绍而认识,不少人对这段两大集团联婚投以高度好奇。
“我才不管别人怎么说,爱情和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我总不能左右别人的嘴巴,他们要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她说,同样投身地产界的丈夫个性沉稳,让她改变了不少。“我不是一个很冷静的人,他让我变得比较沉稳,我的脾气不好,他常能够让我静下来,他让我变得不那么紧张。”
活出完美的自己
吴佳慧Tiffany Primalia Goutama Tan (Indonesia)
拥有一张笑容盈盈的清秀脸庞,眼前这位气质女子就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吴佳慧(Tiffany Primalia Goutama Tan),目前因家庭和事业的缘故,需在菲律宾和新加坡之间两地跑。
为了此次的拍摄,她特地带着几个月大的宝贝千金连夜搭机返新,尚未来得及补眠,就一早抵达摄影棚。谈话间,虽然看得出略带疲倦的神情,却未曾有一刻松懈,配合度很高。一言一行中,透露出她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Tiffany在20多岁时加入母亲Irene Valencia Goutama一手创办的特种化学品公司,主要负责市场行销的部分。由于该领域主要由男性主导,因此在刚入行时,她也碰了不少钉子,慢慢从挑战中学习成长。
“当时,年纪轻又是老板的女儿,没有认真对待我,努力了一段时间后,才渐渐取得大家的认同。起初,家人希望我能从根基学起,便派我到苏门答腊的造纸厂和那里的工人互动,沉浸整个氛围之中,打好关系之余了解顾客的需求。即使有点辛苦,但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那绝对是一个大开眼界的经历,突然搬到丛林里生活,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而不只是活在自己的泡泡里,领悟到赚钱不容易。”
2016年,Tiffany与先生Jefferson Tan共结连理,随后,她的事业又多了一份责任。“我的老公从事房地产企业,同时也是菲律宾选美比赛的主办商。他的公事相当繁忙,在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我都会协助他,像是阅读一些法律文件,毕竟之前我在英国读过一些法律课程。”
然而,毕业于美国时尚设计商业学院的她,还想完成更多的梦想。“我一直希望能运用自己的专长做点什么,曾想过与菲律宾设计师John Herrera合作推出成衣系列,但他人在英国,而我现在有了孩子,若得时常飞往欧洲是很不切实际的想法。”
她接着说:“我不只是想拥有自己的生意,而要把它做到最好。所以,在一切确凿之前,需要做足功课。菲律宾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中等年龄是24岁,每个人都在使用社交媒体。如果我要成立时尚品牌,应该会与快时尚相关,专注最大的市场,成立极具包容性、多样的时尚单品。时尚,不仅属于上流社会,每个人都可以穿上漂亮的衣装。”
追逐梦想,值得鼓励。不过,Tiffany清楚明白,平衡家庭与事业,没有理所当然。自认为是个完美主义者,升格为人母后,更是希望能把最好的留给女儿。
“无论处事或工作牌,总要求自己达到一定的水准。想要完成的事情很多,但到头来还是不想夺走和女儿相处的时间,和陪她一起成长。两者兼顾,是门学问。”
从Tiffany身上,看到一位母亲、妻子、追梦者的坚持,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射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与精彩。
活出自己的精彩
Kim Lim (Singapore)
身为本地股票大王林荣福(Peter Lim)的女儿,27岁的林慧俐(Kim Lim)在很多人眼中,自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更多人眼里,Kim是网红,追随者接近25万。从她 “今天纽约明天东京”的社交媒体上载图文中,对她的生活有初步印象。
白手起家的父亲来自小康之家,靠勤奋努力成为新加坡最成功的股票经纪。他在1996年转行成为全职投资者。2018年《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林荣福以24亿美金身家排名第12名。
他名下公司包括康生医疗集团(Thomson Medical Group)、西甲劲旅瓦伦西亚足球俱乐部(Valencia CF)、Cristiano Ronaldo的肖像权、英国曼彻斯特Old Trafford足球场隔邻的Hotel Football酒店等。
Kim不论愿意不愿意,一生都得活在老爸的名字之下。她坦言,她清楚很多人,包括商家和所谓的朋友,找上她都是这个缘故,因此最近开始做一些自己的事,尝试走出爸爸的保护网。她说:“爸爸很开通,没有坚持我毕业后一定要到他公司,反而鼓励我去闯一闯。在社交媒体的年代,我很幸运有一群追随者,当上所谓网红,为一些时尚和美容产品代言,这些是我目前的主要生活费来源。”
她目前是Cambridge Therapeutics瘦身医疗中心的品牌代言人。问她是否担心如果有一天社交媒体不再“流行”,网红这行业泡沫班消失,那她有什么决定?她说早就看到这可能的危机。“在这个快餐世代,一切的保存期越来越短,今天一个网红可以是目前的IT girl,转眼间只要有更新鲜的面孔出现,就会被取代。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问题。”
她更希望能通过社交媒体起着抛砖引玉的效用,鼓励更多年轻人为需要帮助的老人、小孩和流浪猫狗出一分力。她透露:“爸爸很有爱心,我小时候最常和爸爸做的活动,是到一房式组屋分派日常用品给老人家。小时候不懂事,只觉得好玩,随着渐渐长大,终于了解那是爸爸为我和弟弟灌输敬老尊贤概念,要我们孝顺长辈的方式。”
当了妈妈后,Kim开始体验身为人母的快乐与心情。她也开始参与了更多与孩童相关的慈善工作。去年10月她到蒙古参与慈善工作,为当地弱势儿童建了许多蒙古包。“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乐趣,以前我只懂得花钱在自己身上,买服装买包包,这里飞那里飞,现在才发觉,除了物质享受,钱财可以花得更有意思。我觉得应该好好利用目前在社交媒体和社交界的名气,为社会上较不幸的人出力,这样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之前,Kim带百多个孩童去观看莫斯科马戏团,希望通过这举动为这些孩子的生命带来更多笑容。最近,当她在越南和泰国时,她也和朋友到孤儿院,为当地的小孩子带来一些日常用品,同时也与他们玩成一片,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带来一些温暖。她也透露有计划要以儿子Kyden的名字设立一个儿童基金帮助更多不幸的小孩。
当然,Kim还是那个让人议论纷纷的“林荣福的千金”,生活方式依然高调高消费,但她已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她说,她已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在31岁之前努力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希望能闯出一片天。之后她打算退出社交圈子,与弟弟一起专心帮忙打理爸爸的生意。
身为林荣福的女儿,Kim不否认比很多人幸运,不论要做什么都容易许多。但她强调,自己也开始努力摆脱“Kim是林荣福女儿”的大众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