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60: 李迪文策展 SingaPop! 拼凑新加坡流行文化记忆

走过51年的音乐旅程,著名音乐人李迪文(Dick Lee)既是新加坡流行文化的见证者,亦为重要推手。今年8月,他将以策展人身份登场,带来别具意义的展览“SingaPop! 新加坡流行文化60年”。

Dick Lee within Rojak Land ArtScience Museum
Photo Courtesy of Marina Bay Sands
Share this article
SingaPop exterior ArtScience Museum

SingaPop! 入场区。

Photo Courtesy of ArtScience Museum

作为新加坡流行文化的标杆人物,李迪文身兼音乐人、剧作家与导演等多重身份。脍炙人口的国民歌曲“Home”是国人的集体记忆,他也是最早走出国门、在亚洲打响“新加坡音乐”招牌的先锋者。

SingaPop! Screening Room

“Rojak Lane”展区的“Screening Room”,持续放映新加坡几十年来影视经典。

Photo Courtesy of Lawrence Teo

这场沉浸式展览将于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ArtScience Museum)举行,从2025年8月展出至12月,融合音乐、电影、电视、Singlish、美食与时尚等元素,回顾本地流行文化60年来的发展脉络。

“关于身份认同,是我音乐生涯中一直在探索的重要部分。我一生都在做音乐,但我不只是想做音乐,我希望能以一个新加坡人的身份去创作音乐,我觉得那会让我和别人不一样。但问题来了, 作为一个新加坡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Dick Lee Portrait
Photo Courtesy of Dick Lee

李迪文成长于70年代,他坦言当时人们鲜少谈论身份认同,甚至不认为那是一个重要课题。90年代,他远赴香港发展,赶上当地乐坛的黄金年代,曾与张国荣、张学友、刘德华、林忆莲等天王天后密切合作。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外面的人可以从我的音乐中感受到一种新加坡特质。但我自己却说不上那是什么,因为这种身份藏于我们的骨子里,不是那么轻易可以定义的。”

Rojak Lane ArtScience Museum

展区“Rojak Lane”丰富呈现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Photo Courtesy of ArtScience Museum

展览名称“SingaPop”,源于他在1996年推出的一张专辑名称。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种音乐类型,更是对本土身份认同的一次探索。“新加坡是一个移民社会,我们的独特性来自多元文化的融合。如今新加坡建国60年,我想我们终于可以大声说:我们已有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SingaPop! SingaMakan

“Rojak Lane”展区以“SingaMakan”分区收尾,展示各种古早美食摊。

Photo Courtesy of Lawrence Teo

他认为,这种身份认同并非源自传统族群文化,而是在流行文化中悄然萌芽。从语言、音乐、电视、电影、美食到国庆庆典,这些生活碎片,不知不觉拼凑出我们共同的文化底色。

“只是我们太习惯这一切,以至于忽略了它的独特。我一直在观察、记录、思考。当我环顾四周,我真心觉得,我们拥有非常独特的文化。我们是新加坡人,我们有自己的身份,而这次的展览,就是为了传达这一点。”

SingaStyle in ArtScience Museum

展区“SingaStyle”包含多件新加坡环球小姐(Singapore Miss Universe)的精致礼服以及由李迪文精心整合的时尚电子剪贴簿。

Photo Courtesy of ArtScience Museum

他希望用轻松好玩的方式呈现这场展览。“我想把所有塑造我们是谁的文化线索收集起来。对我而言,国庆庆典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新加坡现象。很少有国家像我们这样,每年举行全国性的盛大庆祝活动,大家共同参与。至于新加坡时尚,大家可能会觉得我们只有背心、短裤和拖鞋(笑),那你更应该来展览,看看我如何诠释新加坡时尚。”

SingaSong ArtScience Museum

“SingaSong”分区除了Jukebox点唱机,还收藏了国宝级歌手陈洁仪(Kit Chan)、林俊杰(JJ Lin)等经典服饰。

Photo Courtesy of DXDC

众多展品中,对他而言最特别的是Jukebox点唱机。“它收录了新加坡过去60年的流行金曲。无论是长辈或年轻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年代声音。肯定有人问,为什么没有这首、那首?说实话,代表作太多,不可能全都纳入。我也必须坦承,这次展览更多是从我个人视角出发,呈现我一路以来对音乐、时尚与文化的兴趣与观察。”

回望来时路,李迪文最怀念的是70年代。“当时我还是青少年,世界充满无限可能,新加坡身份这个概念也尚未成形,没有框架,因此特别自由。”

SingaVoices in ArtScience Museum

展览以“SingaVoices”收尾,重映2020年抗疫期间900位民众合唱“Home”的动人一幕。

Photo Courtesy of ArtScience Museum

谈到音乐生涯的成就与遗憾,他不假思索地说,“Home”绝对是他最骄傲的作品。“此外,我母亲一直很喜欢粤语歌,我后来在香港发展出一段音乐事业,也算圆了母亲的心愿。”

他透露,其实自己创作的粤语歌曲数量,比英文歌还多。“90年代前期,正值香港乐坛的黄金盛世,我活跃于当地,跟许多超级巨星合作。回头看,觉得一切都很不可思议,尤其我其实不懂中文。”

NDPop of SingaPop!

“Rojak Lane”展区的“NDPop”分区,深度刻画了国庆庆典这些年的蜕变脉络。

Photo Courtesy of Lawrence Teo

李迪文是土生华人,儿时在学校学的是马来语,但因母亲是广东人,他学会说粤语。“这让我有机会在香港发展事业,但因为不会讲中文,我没能真正打入台湾市场,这也算是我一个遗憾吧。如果我会说中文,我的音乐轨迹可能会完全不同。”

SingaPop! Her World Magazines Visual

“SingaStories”循环播放长达六分钟的视频,以大胆鲜艳撞色呈现丰富多样的新加坡流行文化。

Photo Courtesy of Lawrence Teo

展区内也展示了一面本地英文杂志《Her World》杂志封面墙。杂志自成立以来,记录新加坡女性时尚与风貌的演变。从Iman Fandi、黄暄婷(Chantalle Ng)到白薇秀(Joanna Peh),每一张封面都是一个时代风格、自信与审美变迁的缩影。

今年8月对李迪文来说,是忙碌而意义非凡的月份。除了“SingaPop!”展览揭幕,8月9日他也将登上国庆庆典舞台。紧接着从8月12日起,他与新加坡专业剧场(Singapore Repertory Theatre)合作的饮食剧场《炒饭天堂:The Makan Party》也将在新加坡瑞士茂昌阁酒店(Paradox Singapore Merchant Court)上演。这场结合音乐与美食的演出,将重现他的多首经典作品,包括“Bunga Sayang”与“Mustapha”,以熟悉的旋律和味道,继续谱写属于新加坡的独特故事。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