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楔怡 一“枪”打天下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2024年“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Cartier Women's Initiative)获奖者林楔怡(Lynne Lim)医生排除万难与偏见,研发出简化“胶耳”手术的手持机器人设备,且听她启发人心的经历与创业故事。

Share this article

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许多瞬间一闪而过,感动的、温馨的、震惊的;或许只是一个场景、一段对话、一个表情,却足以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改变人的一生。对于本地耳鼻喉科高级顾问医生林楔怡而言,这个改变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是2009年的一场柬埔寨之行。她到当地农村执行人道主义医疗任务,由于无法实施全身麻醉及缺乏手术显微镜和手术室,不得不拒绝数百名需要接受胶耳手术的儿童,沮丧之感非言语能形容。“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经历,他们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过来只为求得帮助,我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带着失望和绝望回家。从那刻起我才意识到我们有多幸运,我想为这些人做点什么。”

“胶耳”(Glue ear)又名分泌性中耳炎,指中耳积液症状,病症多发于儿童,若用药物治疗无效,则必须动耳管置入手术,过程是在鼓膜割开一个小口,安置直径1.6毫米的小管,让中耳里的积液流出,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一般需要15分钟完成手术。林楔怡分析:“胶耳是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根据数字显示,全球每年需要进行的胶耳手术大约是1亿2000万,但真正执行的只有大约8000万,其中很大原因是缺乏设备及资源。例如我在柬埔寨时可以在只使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颈部肿瘤手术,但因为胶耳手术必须全身麻醉,并且得在手术室进行,所以我当下无法为胶耳患者治疗。另外,在一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依然有人因全身麻醉而死亡。也有家长担心全身麻醉对孩子的脑部发育有副作用,再加上手术费用不低,因此抗拒让孩子接受手术。”

但,林楔怡医生说,人们常忽略胶耳所可能带来的长远问题。若不及时医治,可导致听觉障碍甚至永久性听力损失、脑部感染、耳骨侵蚀或促使肿瘤形成。听力障碍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语言发育和学习进展,“这些孩子常被认为天资愚笨,有行为问题或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但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患有胶耳症。当他们长大成人后,无法正常工作、正常融入社会,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因此下降。”

究竟该如何改善?如何才能帮助这些孩子们?从柬埔寨返新后,这些问题不断在她脑海里萦绕。某一天,她陪八岁大的女儿去打耳洞时突发灵感,假如有一种仪器,能够像耳洞枪一样快速又准确地置入鼓膜呢?带着满腔热血,当时身为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杨潞龄医学院耳鼻喉科学系客座副教授的她,立即与国大的研究团队及工程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她笑说当时立马被打枪,得到的反馈都是“不可能”、“哪有那么容易?”、“你要置入的可是比纸片还要薄的鼓膜”……

Photo: Courtesy of Cartier

Photo: Courtesy of Cartier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林楔怡医生与合作伙伴兼工程师颜志伟(Gan Chee Wee)花了整十年时间,研发出世界首款手持机器人设备CLiKX。将引流的小管安装在长得极像耳洞枪的仪器细管的末端,然后由医生把细管移到离鼓膜约1毫米至3毫米处,按下按钮之后,细管会自动向鼓膜移动,割开小口并安置小管,再自动回缩。林医生说,整个过程“快狠准”,不过几秒时间,因此使用仪器时无需为病人做全身麻醉,换句话说,在局麻状态下,在诊所内即可操作。此外,CLiKX配有可充电电池,可重复使用数千次。简化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所需的人力和资源后,医疗资源就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医院的其他治疗和程序。

为了实现将CLiKX推向国际市场,使得更多人受益的宏大愿景,林楔怡医生在2021年与颜志伟联手创办了NousQ。CLiKX在新加坡的初步人体临床试验显示出安全性,2024年第三季度将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临床试验,目标是使CLiKX在2025年获得FDA批准。谈到这里,林医生眼里都是光,一脸期待地说:“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把这个设备挂在身上,到山区里为患者治疗。”

然而,资金短缺一直是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举例而言,FDA临床试验预计会有50名患者参与,所以他们必须确保公司能够在那之前生产出足够数量的CLiKX,这些都需要庞大的经费。早期,他们依靠如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和国家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等方面的竞争性拨款度过难关,但近几年来投资环境整体来说相当低迷,她的资金也开始耗尽。

更讽刺的是,为了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研究工作上,以及照顾当时生病的母亲,她在2014年选择离开国大医院,设立Dr. Lynne Lim ENT & Hearing Centre私人耳鼻喉科诊所,虽然换来了更多自由,可掌控门诊时间和生活,却在筹款时遇到了困难,“人们认为你一旦进入私人领域,就是一心想要赚钱,不会再认真做研究。”还有另一种偏见:“作为女性,人们可能不会把你当回事,也有人会想,哦,你是个外科医生,没有接受过商业训练。”她补充道:“在新加坡,人们更关注健康科技、数字健康或医疗诊断设备等项目,很少研究是专门针对侵入性外科手术设备,所以除了较难吸引投资者,也很难找到导师,无法请教别人下一步该怎么做。”

Photo: Courtesy of Cartier

Photo: Courtesy of Cartier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把这个设备挂在身上,到山区里为患者治疗。”

强韧的女性力量

为了寻找解决方案,林楔怡医生报名了“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Cartier Womens Initiative)。该项目致力于支持女性创业者,在推广这些女性卓越成就的同时,为她们提供创业所需的资金、社会及人脉资源支持,帮助她们提升领导力并推动企业发展。该奖项开放给所有国家及行业,面向由女性运营或持有,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界定,能为社会带来强大与可持续向善影响的初创公司。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全球项目总监冼颖知(Wingee Sin)说:“让女性创业者获得更大成功, 能带来许多方面的正面影响。 受益者不仅止于女性,而是所有人。”

本年度“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设有11个奖项,包括9个区域奖项与“科学和技术先锋奖”、“多元、平等及包容性奖”两个主题奖项,共计33位获奖人获得各奖项的前三名。完整得奖名单今年5月于中国深圳举行的颁奖礼上公布,林楔怡医生荣获“科学和技术先锋奖”(Science & Technology Pioneer Award)第一名,她将获得10万美金的奖金。

自2006年成立以来,“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已助力来自66个国家的330位女性创业者,累计提供了950万美元资金支持得奖者的企业发展。根据2023年影响力问卷调查,得奖者中有92%的历届得奖人的公司仍在营运。2022年,“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更进一步与Beneficial Returns合作推出一项贷款专案,进一步提升创业者的影响力,解决今日所有女性创业者面临的首要挑战——融资。除了奖金收获,林医生认为奖项最大的意义在于由700多位社群成员组成、覆蓋超过66个国家的强大网络。身为“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网络的一分子,她还能得到量身制定的创业咨询及指导方案、媒体宣传、人脉资源及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提供的培训课程。

身为本届“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唯一来自新加坡的获奖人,林楔怡医生虽然感到压力,却也有了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若无意外,CLiKX预计将于2027年在欧盟和亚太地区上市。“我希望CLiKX所带来的影响能更远、更快速地扩展。我们希望打造全球首创的产品,达到行业最佳水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致力于解决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CLiKX的运作基于传感器技术,林楔怡医生的未来目标是将此技术运用在其他耳部手术,甚至眼部手术。科研就像是一门与时间赛跑的艺术,现年55岁的她在访问中不只一次自嘲说十年岁月都献给了这一份项目,希望下一次不会需要那么长的时间,“真的从年轻做到老!”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