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不是所有跨界联乘都满意

享誉国际,却在老家日本受到冷遇,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没有为此感到失落,因为社交媒体清楚显示自己的市场定位。这位当代艺术大师频频跨界,与时尚界互相借力,但不是每个合作案例都能让他满意。

Share this article

新加坡泰勒版画院(Singapore Tyler Print Institute,简称STPI)举办东南亚首个村上隆大型展览,媒体预览当天,男主角在导览活动结束后匆匆现身,让久等的记者们拍照。他一身街头风格的衣着,在不同画作和装置前摊开双掌和展露卡通式的笑容,表情跟他的招牌

“超扁平”笑脸花图腾如出一辙。然而,大师全程不发一语,短暂亮相后又匆匆退场,让人好生失望。

村上隆说过,他有社交障碍, 不擅长交际应酬,当艺术家是明智之选,透过作品而不是语言来表述内心。当他吃了午餐后,换上轻便棉质外衣和帆布圆边帽接受访问,也许是人群散去让他少了心理负担,又或是从牛车水买来的马来食物正合他胃口,点亮了心情,跟他面对面聊天时,气氛愉悦且轻松。大师不靠翻译,直接用英语对谈,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让我和另一位联合访问他的记者大笑不止。

Fashion,National Day, NDP2018, red and white, outfit, dress, style, Jeanette Aw,Vivian Lai,Rebecca Lim,Sheila Sim, Boonie Loo, He Ying Ying, Carrie Wong, Jayley Woo,Hayley Woo, Denise Camillia Tan, Hong Ling,Felicia Chin,Julie Tan

和已故艺术家隔空合作

这个名为《村上隆:从超扁平到气泡膜》(Takashi Murakami: From Superflat to Bubblewrap)的展览,原本只是展出69幅版画,后来STPI院长余惠美(Emi Eu)6月初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遇见村上隆,建议他不妨考虑为展览注入实验色彩,他遂决定在短时间内交出新作,赶在7月中带新加坡展出。

作为日本单件作品最高售价艺术家的纪录保持者,也是艺术与商业联姻最成功的范例,村上隆表示,难得这次STPI办展并非以销售为主,无需担心作品太具实验性以致找不到买家,他趁此良机启动“梦想计划”。“我很欣赏已故卢森堡艺术家Michel Majerus,在得到这位艺术家的基金会首肯下,我将动漫和涂鸦元素融入他的经典绘画,与他隔空合作,向他致敬。”

他以这个概念创作了八幅大型绘画,让哆啦A梦(叮当)、六心公主等动漫人物和主题出现在Michel Majerus的作品中,每幅卖价过百万新元。此外,他还带同五幅首次发布的丝印画,以及两件霓虹装置(非卖品),在STPI展出至9月14日。

社会现象解读者

今年57岁的村上隆,高中时的志愿是当一名动画师,后来在东京艺术大学修读日本画,1993年成为这所大学的第一位日本画博士。然而,传统艺术不是他的心头好,有一次他看了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大竹申朗的个展,深受启发,决定投入当代艺术的领域。

此外,他看出日本缺少让艺术家赖以谋生的市场和环境,于是在1994 申请奖学金到纽约参加MoMA PS1国际工作室项目,为期一年,后来留在当地发展艺术事业。纽约的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景象让他茅塞顿开,悟出艺术不分美丑高低,为日后以次文化为创作元素洒下种子。

他于1996年在东京创办工作室Hiropon Factory,跟着在2001年并入画廊兼艺术管理公司Kaikai Kiki,邀请日本艺术家一起创作和办展。就在那时,他创造了 “超扁平”(Superflat)的艺术风格,透过甜美讨喜的二维化作品形象,综合动漫和御宅族生活方式,表现二战后日本人普遍上逃避现实、拒绝成长和欠缺深度的社会趋势。

当代艺术,其实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表述。村上隆继发表超扁平宣言后,随着日本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他发表了“气泡膜”(Bubblewrap)理论。他这次呈现的两件霓虹装置,各别以超扁平图腾和气泡膜为主题,表现日本社会经历的转变。

他说:“超扁平的日本社会,发生在经济开始浮现泡沫的时期,当时人们手里还握着钱。后来,泡沫破裂了,整个社会就从超扁平过度到气泡膜的阶段。”

回归嬉皮的艺术现象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开始走下坡,至今仍萎靡不振,近五年来情况更趋严重,人民因为负债而自杀的新闻时有所闻。过去15年,日本出现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创作形式,许多艺术家搬到乡间居住,以务农和领取政府补助金维生,把多出来的时间用来制作陶艺品,然后拿去城里的跳蚤市场摆卖。

这两、三百个艺术家当中,约50人有了名气,但他们的作品卖得非常便宜,村上隆就买了很多来收藏,总数约500多件。他想协助这些艺术家开拓市场,邀请他们到他的艺廊办展,可他们说:我不想和你一样玩金钱游戏,你可以用很低的定价来卖我的作品,但如果你想调高价位,那我就不玩了。

这种很嬉皮的艺术观点,村上隆看在眼里,心中明白这终究只是一种姿态,无法改善日本的艺术市场。“这就像是用便宜的气泡膜来包装艺术品,表面上是拯救陶瓷艺术市场,但实际上保护膜的气泡已经爆破,起不了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他又很欣赏这些对大环境不抱希望、却努力创造未来的年轻艺术家,尤其羡慕他们海阔天空的创作自由。他说:“我游走在西方艺术世界,当中牵涉到很多金钱游戏。我很妒忌他们的自由,他们完全不需理会市场反应和销售表现。”

不在乎负面批评

我对村上隆说,2010年夏天在法国凡尔赛宫看他的展览,那些充满动漫色彩的雕塑,可爱、谐趣、怪诞、情色兼而有之,和恢宏典雅的西方宫殿格格不入,但恰恰是这种差异和对比,让我看得眉飞色舞,可惜当时遭到许多法国人的抨击和抵制。此外,他在全球各地享负盛名,但日本同胞却觉得他走偏锋、搞噱头,对他不予肯定。面对这些负面批评,他心里有何感受?

大师答得轻松:“以前听到各种不好的评价时,我会很难过,但现在不会了,自从有了社交媒体,我可以在脸书、Instagram、推特上面发表自己的感受。”

至于日本群众对他的不认同,他一点都不在乎。“我的社交媒体追随者约六成是纽约客、两成是香港人、其余的大多来自欧洲,几乎没有日本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何苦为了不欣赏自己的人浪费时间和伤神呢?

他笑说自己是社交媒体的超级粉丝,每天花至少两小时看Instagram。“我一起床就在厕所里看Instagram,边看边笑,因为总会看到许多很笨的视频,不知不觉一个钟头就过去了。我每晚都看Netflix的节目,至少一个半小时,时间就这样溜走了。”

这么勤于滑手机,他是否在社交媒体上找到inspiration(灵感)?他大笑:“没有,就只是addiction     (上瘾) !”

Art, Artist, Takashi Murakami,村上隆,艺术家,艺术

跨界,不是每次都如意

许多时尚人是因为村上隆为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设计的樱桃包等多款产品,而知道这位当代艺术家。这些年,他跨界跨得不亦乐乎,除了路易威登之外,还跟多个潮牌联名合作。他说:“九成的合作案都是品牌已经有了自己的点子,只是要我加入一些个人设计元素,如花朵、颜色等,或者让产品看起来更具日本味。这对我来说易如反掌,双方也合作愉快。”

比较特别的例子是跟美国街头时尚品牌Off-White创办人及设计师Virgil Abloh的合作,都是由村上隆提供点子。两人首次合作是在2018年2月,推出限量400件的手制T恤。同年4月,Virgil Abloh加盟路易威登出任男装艺术总监,村上隆觉得他的方向似乎有了转变,两人后来继续合作三次,尽管自己交出了自然和有机的点子,成品的效果却很商业化。他带点无奈地说:“那完全是商品。创意与商业之间的鸿沟很难跨越,那几次的合作案对我来说是很艰难的。”

这是村上隆十年来第三次到访新加坡,前两次都是来出席艺术展。谈及对狮城艺术市场的现状,他说几年前吉门营房艺术聚落开幕,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也随后登场,似乎标志着本地艺术市场的崛起,但如今整个大环境却出现了萎缩,他其实也看不清楚真正的情况。

他对岛国的庶民生活充满好奇,这次难得来访两天,访谈结束后就赶不及要去穿街走巷——原来换了一身便服是为了逛街。我想知道,这座城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他解读中会折射出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