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陈彦云 透过作品让女性力量被看见

一月是为本地艺术月,艺术盛事连续登场。《风华》聚焦改变艺术版图女推手,开创艺术市场新格局。

Share this article

在创作中,突破自我局限,探讨人心的复杂性和女性身份的多重面向; 对本地艺术家陈彦云而言,作品是自我表达的载体,也是让女性声音被听见的途径。

陈彦云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媒体学院(ADM),主修动漫,并持有瑞士/马耳他欧洲高等学院的哲学博士学位。作为2009年ADM的首届毕业生,她是当年少数全职从事艺术的女性之一,以炭笔画和装置艺术作品赢得关注,成为新加坡当代女艺术家的中坚力量。

尽管从艺之路充满挑战,她依然坚定前行:“我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断抗拒中摆脱社会固有的期望,重新定义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并找到了支持自己的方式。”

陈彦云说自己是幸运的,家人一直是她坚强的后盾,支持她追随内心的艺术呼唤。她指出,在生活成本高昂的城市环境中,全职从事艺术的女性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肩负家庭责任,或缺乏身边人支持的女性。“但我也看到,社会对女性性别的限制,正受到更多关注和反思。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一代代为性别平等而奋斗的人,他们至今仍在为这一目标继续努力。”

yanyun Chen, artist , art and culture

陈彦云的作品常常围绕文化传统、时间和身体艺术等主题展开,也成为她探索自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我总是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这么做、这么说、这么反应?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回应我?这些感觉又从哪里来?”

作为女性艺术家,她的创作也聚焦女性身份,例如装置艺术作品 “Stories of a Woman and Her Dowry” ,灵感来自她的家族故事,探讨女性在婚后身份认同的变化。“我不太喜欢替别人发声,作品大多源自个人经历。这些经历像种子一样,在创作中发芽,慢慢生长,最终通过共同的经历,与他人建立连结。我并不认为每个女性都经历过和我一样的挑战,但我希望自己不是孤单的。”

艺术创作也为她带来疗愈力量,“创作艺术最大收获之一,是帮我释放了多年的愤怒和挫折,也为他人提供一个分享经历的空间。通过表达,我们每个人都能获得更多勇气。”

陈彦云认为,艺术创作不仅是个人的表达,更是为女性群体发声,讲述那些女性才能理解的故事:“比如作为妻子、母亲的角色,更年期经历和性别歧视等。还有,当我们独自走在国外时,双手握紧拳头,口袋里紧握钥匙,保持警觉的时刻——诸如此类的故事。”

在每一件作品中,她都尝试不断突破边界:“每个项目的完成都是一次新挑战。对于创作,我就像是个肾上腺素上瘾者。每一次的创作,我也会提出一个对立的思考角度。比如 Scars that write us 探讨遗传性瘢痕,在追求光滑皮肤和完美形象的社会中,如何隐藏这些疤痕;Stories of a Woman and Her Dowry 则揭示了三代女性在身份认同上的冲突。”

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女性艺术家的角色正经历显著变化,她希望有一天能达到真正的平等。“希望不再需要以性别来区分艺术家。我是艺术家,我也是女性,有时候我会讲述女性相关的故事,但大多数时候,我更倾向于思考内心的矛盾,以及人类境况的复杂性。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多面性。”

最新作品将在2025年1月18日至26日的S.E.A. Focus艺博会上亮相。这件作品由新加坡银行委托创作,灵感来自香灰莉木(Tembusu),出现在5元纸币上的树木图案,象征了坚持、力量和高贵。同时,她也在作品中尝试新的创作手法——烙画(Pyrography)。

此外,她近期也完成一幅私人委托作品——8米长的炭笔画 “Paper Planes”,“这是我迄今为止创作的最大作品。尽管创作过程艰辛,像是一场让人体力透支的马拉松,但我为这件作品感到无比自豪,也深刻感受到自己在身体和心理上的极限。”

过去,仰望着和她有着同样困境的艺术家,成功找到自己的方向,她以这些人为楷模,鼓励自己前进。对于刚起步的年轻艺术家,陈彦云也分享她的经验:“保持勇敢、积极的态度,我们和你们一起前行。坚持下去,做好准备,忽视外界的噪音,也要记得尽早开始做好财务规划。“

美术指导 Eric Choon
摄影 Lawrence Teo
录像 Clement Goh
录像剪辑 Ang Lee Ming
发型 Ann Lin @ Athens Salon
化妆 Keith Bryant lee using Cle de Peau Beaute
时尚 Brunello Cucinelli & Christian Louboutin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