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喜欢的东西还是喜欢,只是不再强求拥有了。害怕的东西还是害怕,只是敢于面对了。人生何其短,要笑得格外甜。”
20岁的李心洁笑容灿烂如明媚的午后阳光,47岁的李心洁依然笑得自在快乐又得意。
风向星座的她自由奔放, 18岁参加新人选拔,被伯乐张艾嘉发掘后签约滚石,只身从马来西亚到台湾发展,以歌手的身份进入演艺圈后来转战影坛,连续拍了《见鬼》、《救命》以及《鬼域》等电影。《见鬼》更一举拿下台湾金马奖及香港金像奖影后,受封“鬼后”,电影之路顺利铺展开来,音乐之门却被默默地关上了。
离开有时,回归有时,机会总是在让人意想不到的时候来敲门。当大家几乎忘了李心洁原来是歌手出身的时候,七月份她在台北流行音乐中心举办了人生第一场演唱会,取名“盛开:我的名字叫李心洁”。“很多人会联想到外在的盛开,比如花一般盛开的美女。对我来说盛开是一种状态,一种内在的力量。这股力量不会因年纪增长而退去,它会在低潮或挫折时给予你指引然后转化成智慧,这种精神上的盛开是不朽的。”
李心洁非常喜欢唱歌,在家唱KTV一唱就四五个小时,唱歌一直是她心里的遗憾,当年即使偏离了音乐的轨道,定居香港那六年即便无出片计划,依然默默地跟专业的歌唱老师学唱歌。这份喜爱搁在心里许多年,直到不久前为宣传纪录片《孩子,你好吗?》演唱了“小黄花基金会”主题曲《小黄花》,音乐梦才死灰复燃。
再度站上舞台,她特别找老师做歌唱训练提升唱功,坚持除了打动听众,内容也必需有深度。“喜欢唱歌跟当专业歌手最大的不同是后者要有责任感,要承担很多事,我不想轻率地因为喜欢唱歌而出来然后又消失不见。20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希望透过舞台跟大家分享这份盛开的爱。我一直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得到,能不能做得好,最后站在舞台上那一刻我很放松也非常享受。”她透露,新唱片也已开案,后续演唱会也在计划中,离航多年舞台终究是她的归属。

尽情绽放 全速前进
有的人喜欢缅怀过去,李心洁不喜欢。就像她拍电影不喜欢看回放一样,她认为只要演出时的情绪够饱满、感觉够真实就得了,那个精彩的瞬间一旦过去就像人生一样无法重来,所以她喜欢往前走,探看未知的风景。她自称个性大胆属于冒险型人格,刻印在骨子里的冒险个性是修禅多年也难以平复的骚动,到了现在她依然喜欢往前走的感觉。
“‘The Piano’导演简·坎皮恩(Jane Campion) 的纪录片有一句话:‘灵感一般伴随着恐惧,只要灵感战胜了恐惧,你就应该去做这件事’,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我希望能够鼓舞女人对生命、生活与人保持热情和好奇,不管到什么年纪都要继续学习和成长。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撰写的书里说‘光想不做没用,坐言起行前方的路自然会展开,最重要是踏出第一步,勇敢尝试。”
李心洁自小表演欲旺盛,人生第一个舞台是学校的乒乓桌。当年她从容地站在乒乓桌上当着师生面前演讲毫不怯场,展现过人才华。出道后她也不是没有质疑过自己。够不够好?能不能胜任?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常在脑里盘旋,却从来不曾阻碍她前进的决心。

她的专业身份自入行以来就不断地转变,从歌手、演员、导演,疫情期间甚至担起《富都青年》(Abang Adik)电影监制;游走于幕前幕后,不同身份和岗位的切换不仅让她见识自己的实力,未来事业蓝图也逐渐成形。
《富都青年》由王礼霖首执导演筒,台马演员吴慷仁和陈泽耀担纲,主要以刻画马国没有身份的边缘人为题材。今年12月电影将在台湾率先上映,未映就掀起话题,在各影展屡获殊荣,继瑞士佛瑞堡影展(Fribour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意大利远东国际影展(Far East Film Festival)、第22届纽约亚洲电影节(New York Asian Film Festival)领奖后,截稿前再下一城在中国西宁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报捷,吴慷仁更凭角色荣获“最佳演员”,斩获满满。
第一次担任监制的契机也与李心洁在2007年与杨采妮、梁咏琪、许茹芸共同成立的“小黄花慈善基金”多少有关。基金会多年来致力扶助弱势家庭儿童,她说:“我一直非常关心社会边缘人,基金会资助的中心里也有很多这种身份的孩子。能够为弱势族群发声,我既感动也感兴趣。另外,我一直想推动马来西亚电影,有不错的团队与剧本又能帮到大家,何乐而不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管精神还是生活都不该依赖另一个人,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从故事大纲到电影完成费时三年,李心洁为电影尽心戮力,除了监制的工作也协助设立演员工作坊传授经验,分析角色,教导大家如何做演员功课。“我不是一个会算钱的监制,哈哈。我更着重于艺术创作的部分。吴慷仁演艺经验丰富,但他除了跟陈泽耀对手,也会跟许多新演员对戏。我必需在他进组前协助在地演员准备好,不管是主角还是只有两场戏的演员,都必需经过一个月的训练。”
首次担任监制她就做出了兴趣,转战幕后除了有影视界能人相挺,导演老公彭顺更是倾力护航。“当我遇到瓶颈,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情绪上的问题,他都会教导我、指引我。最棒的是,他百分百支持我往幕后发展,经常给我鼓励、信心和肯定,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禅意生活 松紧自如
李心洁入行超过20年,清新依旧,一双大眼睛尽是温暖和明媚,笑的时候会张大嘴巴发出豪迈的哈哈哈,完全没有八面玲珑那种江湖习气。经历了童年父母失和,出道唱片惨淡,婚后丈夫彭顺出轨,李心洁依然是清清爽爽的,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作家范俊奇说:“所有从伤口长出来的都是翅膀。” 过去的伤痛现在都成了她的翅膀,带着心高高地飞,轻轻地。没有愤世嫉俗很大原因跟她修禅多年有关。40岁那天,李心洁正好修禅十年。某天,怀着双胞胎的她坐在家中院子端详周围的树和天空,四周静谧安详,她突然对生命有所顿悟,“我当下心境脱胎换骨,以前会干扰我的事,会烦恼的事,很多的恐惧,尤其是恐惧已减少很多很多,内心涌现平静。”
在生活中修行,修身也修心,她看得通透豁达。她形容自己过着很规律的平凡女子的生活:早睡早起,除了打理孩子生活,其余时间就静坐、看书、写字、画画、看电影。“身为艺人,忙碌时身心负担都很重,生活简单规律让我的身心更平衡。”
她说,累了就会离家到山上待几天,安安静静地看书写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管精神还是生活都不该依赖另一个人,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我给自己空间的同时也给孩子空间。”

李心洁怀孕时曾停工三年全面回归家庭,现在孩子七岁了,她认为只要把孩子生活安排好就能随心所欲。“无法像单身时那样全心全意专注地做一件事,当歌手或演员的同时也得分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但他们完全不会成为我的障碍,我还是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我跟老公也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的爱情或婚姻而放弃喜欢的事,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我把家里照顾好让他安心;我出去做事时他就负责打理家里。”
她说过往就是因为没有安全感,以至于变得太在乎,很怕失去,才会紧紧抓着反而让心更累,现在放开心,相处时珍惜,需要时划分出安全的空间,给予自己和身边人喘息的机会。“越在乎就会越牵挂,我年轻时活得比较累,是因为我是一个活得很用力的人,不管做事还是爱人总是太用力。”

她的情感依然丰沛,但已懂得收放自如,写信是她表达情感的方式,尤其喜欢给亲近的人写信。“我很在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办法泛泛之交,我希望我们能够读到双方的内心,所以选择用文字来表达。对方可以把信收着,某天不小心翻阅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
旅行时,她会给继女写信;继女到国外念书时,她也给继女写了一封信,“那是她人生非常重要的时刻。我在信里告诉她,她在我生命里的重要性,谢谢我俩一起走到现在,同时也祝福她。我并不会感觉不舍得或牵挂。我相信她会过得开心快乐,展开属于她的美好人生。”
摄影:郭桓诰
时尚指导:Martin Wong
台湾协拍:Yu Chenghan
发型: Keanu @ Fluxhairkeanu
化妆:林淑贞 @jjshuchen
时尚:Ralph Lauren Collection
珠宝:Carti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