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芳(Fann Wong),本地家喻户晓的名字。从模特儿转战电视圈,再涉足歌唱、电影、主持,全方位发展的她最近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网络烘焙店老板。去年的阻断措施,让阿姐范文芳找到对烘焙的热忱,时常通过社交媒体晒出自己的烘焙杰作,从最基本的曲奇饼,到难度较高的酸种面包、发糕、戚风蛋糕、古早味蛋糕、可丽露、覆盆子巧克力挞……各式各样糕点让人看得垂涎三尺,她今年更受邀担任烘焙竞赛节目《糖朝冠冕》评审,在节目中一展手艺。

烘焙中的人生哲学
居家防疫期间,许多人培养起新的嗜好,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持之以恒地追求下去?以我自己为例,在本地掀起烘焙热潮导致烘焙食材断货的那段时间,我也尝试当起了“circuit baker”想练练身手,但才做过两次糕点就觉得太麻烦、耗时,倒不如直接购买现成的来吃。烘焙对于范文芳而言并非三分钟热度,她甚至将业余兴趣变成一门生意,今年10月正式推出网络糕点品牌Fanntasy。
她在网上售卖的1000个挞,30分钟内被抢购一空,看到数月来投入的努力、心思和精力终得回报,心里是无比的感激与开心。“如果没有阻断措施,我应该不会有自创网络烘焙品牌的想法或缘分。以前烘焙对我来说是很遥远的事,虽然我一直很喜欢。我觉得甜点永远能让人快乐,尤其是对于女生,永远有一个胃留给甜品。你可以从甜点中看到无限创意,可能因为我本身是艺人,投入的是创意工作,所以对跟创意有关的东西都很感兴趣。”
她自称“细节狂魔”,开始投入烘焙前从未发现自己有OCD(强迫症)。正好烘焙制作最讲究精准,成功与否就在细节上,很多时候材料上有些许误差,都很有可能形成巨大的差别,所以说,烘焙对于范文芳而言最适合不过。
除了忙于演艺工作和活动,照顾家庭,筹备新儿童插画书,范文芳如今又多了个“甜蜜负担”,她如何兼顾副业?她说在创业的过程中,必须非常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以及自己的能力。 她庆幸有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在背后支持她的Fanntasy,所以每次遇到任何挑战都能迎刃而解。“我觉得顺利这件事情很重要,尤其是烹饪或烘焙,我在厨房时一定是要开开心心的,呈现的食物才会让人吃起来觉得开心;假如我心情不好,我绝不会为儿子准备食物。”
范文芳说,自己已找到了舒适的节奏,理想产量维持在每个月一次开放线上销售。Fanntasy目前提供的招牌糕点是法芙娜巧克力挞和猫山王椰糖挞,她表示未来将不断钻研新食谱,望推出更多甜点选择,例如农历新年限定口味等等。

做甜品跟做实验一样,每一个步骤都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良,才能达到完美境界。范文芳苦笑说这绝对没有捷径可走,“就试到你喜欢为止!” 当然,美食是一个很主观的感觉,每个人的口味和喜好都有所不同,但她坚信,唯有过了自己那一关,才能够说服自己去分享给别人。
除了阿姐自己,最主要的“试吃员”当然是最亲近的家人。“老公肯定是第一个要试吃的。到了后来,我跟他说’老公,今天有榴梿,你要吗?’他的反应是‘蛤?’可是我觉得老公的表情有时候很over,所以我已经不太相信他了,哈哈!”
都说烘焙是件甜蜜的事,但最幸福的不是制作甜品本身,而是通过自己的创作,向身边亲友表达最深切的爱意。范文芳当初之所以决定先推出法芙娜巧克力挞和猫山王椰糖挞这两种口味,也是因为老公李铭顺和儿子Zed钟爱黑巧克力和榴梿。她爱的人,成了她烘焙的主要动力。
“我常常为了不会下厨而感到遗憾,因为等儿子长大了,他不会记得妈妈的味道,不会记得妈妈曾为他准备的美食,尤其每当看到老公在厨房煮得开心,我们也吃得开心,我也会有冲动想要沾这一块。”
俗话说得好,要想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抓住他的胃;烧得一手好菜让他念念不忘,才能让他离不开自己。同样的道理,阿姐笑言希望通过烘焙,让儿子对母亲“念念不忘”。虽然Zed不爱甜食,每次“求”他尝一口新鲜出炉的蛋糕都不肯赏脸,但他很喜欢吃范文芳做的面包、印度烤饼等,这些不单能满足口腹之欲,更蕴藏了母子俩的情感记忆。“厨房里永远都有烘烤面包和蛋糕的香味,这会成为他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也是我想要带给他的。”

“现在的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有很多的可能性。生活没有让我放慢脚步,它带给我的是永远保持好状态面对新事物。”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能照映大人模样
每次提到宝贝儿子,范文芳都会禁不住嘴角上扬。拍摄当天,李铭顺带着Zed一起探班,拍了数小时照的阿姐见到家人立即忘掉所有疲惫,开心不言而喻,工作人员也忍不住调侃说“阿姐迫不及待想收工跟儿子团聚了”(但她在拍摄结束后仍很有耐性地陪我坐下来完成约40分钟的访问)。
七岁大的Zed是个好奇宝宝,喜欢观察母亲的工作情况,范文芳在家中烘焙时,他偶尔也会主动提出要参与,像打蛋、称重、搅拌食材等简单步骤,阿姐会放手让他尝试。就在前一阵子,Zed要求妈妈一起制作“五颜六色的曲奇饼“,然后将成品放上Fanntasy售卖。范文芳建议配合节日烘制万圣节主题曲奇饼,当母子倆合力完成作品后,阿姐再向Zed提议不如将照片上传到Instagram便好?想不到Zed语气坚定地说:“No, online,your online bakery。“(不要,必须放上你的网络烘焙店。)
小孩在许多方面都在复制着父母的特性,就像一面清晰的镜子,孩子的言行举止反映的正是家长的形象。因此,她认为家长有责任和使命成为他们的榜样,这种榜样作用会一直影响着儿女。她说:“这样子很好,会为了他们想变得更好,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像我以前从未发现自己原来可以那么有耐心,原来可以这么地有活力。我一直相信,小孩子是来度我们的。”
听着阿姐形容儿子的个性,难以想象Zed是个小学一年级生。她自嘲:“他一直以来就有个老人的心态,因为家里全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
玩笑归玩笑,阿姐透露贴心的Zed平常善于照顾人,例如范文芳朋友到家中做客,对方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使用,Zed见状立刻搬来椅子,然后用劝说的口吻跟对方说把电脑放到椅子上吧;范文芳叹气,他会问“妈妈,怎么了?”;妈妈放工回到家后随口一句肚子饿了,他就到厨房问帮佣是否有东西吃;李铭顺习惯给范文芳按摩,Zed在某次听到妈妈被按到痛得叫出声后,突然问她能不能买拳击手套?“他说想戴着手套替我按摩,因为爸爸每次帮我按都看起来很痛。”

快乐50
时光飞逝,孩子转眼间便会长大成人,因此范文芳很欣慰自己做出了陪伴与见证儿子长大的抉择,虽然这也意味着她必须做出牺牲,例如放弃许多工作邀约,但她绝无遗憾,“我相信等到他再大一点的时候,他就不会允许我花那么多时间在他身上,所以我现在先把爱和时间放满,以后才容易放手!”
阿哥李铭顺近年来深耕台湾市场,继2004年凭《亲爱的我爱上别人了》敲响金钟后,今年再度以台剧《做工的人》当上金钟视帝。好的作品可遇不可求,现在产量维持在每年一两部戏的阿姐是否会羡慕老公?她的答案是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付出,像铭顺的牺牲是他少陪了儿子,在儿子的记忆里,爸爸永远不在身边。”
人生本像一道多项选择题,范文芳说凡事都有两面,有好的就有坏的,无论面对任何难题和事情,只要调整好心态即可。“我觉得家庭带给我的改变是我很容易得到快乐,即使生活遇到再难的事,也都过得去。”今年正式迈入50岁的她非常享受现阶段的生活,更喜欢现在全新的范文芳。
“现在的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有很多可能性。生活没有让我放慢脚步,它带给我的是永远保持好状态面对新事物,无论学习新东西或迎接新工作都好,永远都有新发现,而不是一成不变。”
有些人永远停不下来,劳碌一生也乐在其中,阿姐笑称自己是个工作狂,甚至有点“过动症”,连放假时也不肯放过自己,喜欢亲自筹备和安排旅游行程等等。问她可有想象未来退休后享福的日子?当她还在琢磨问题时,一旁的经纪人已忍不住发言:“没有退休这个词。她的精力真的非常充沛,每次一早就发简讯说早安,你无法想象那有多早。”阿姐这时才笑说:“可能我白头发的时候还会去片场演戏!”
photography mark law
styling martin wong
hair ryan yap@passion hair salon
makeup agnes ng
photo assistant teo boon teck
jewellery tiffany &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