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时尚品牌GINLEE Studio今年迎来成立10周年,由本地服装设计师李昭谊(Gin Lee)和来自以色列的工业设计师丈夫Tamir Niv共同创办。2002年,李昭谊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的女装设计专业毕业,在英国工作两年后移居上海。她在中国旅行时遇见了Niv,两人在上海生活5年后,决定于2010年搬到以色列。她说:“来到一个新的国家,缺乏当地的设计经验,我知道自己很难找到一份设计师的工作。那时正是创业的时机,毕竟已在这一行工作了10年之久,是时候好好发挥自己累积的经验与技能。”

时装设计师Gin Lee

隔年,GINLEE Studio于以色列成立,随后在2014年进军新加坡市场。品牌凭简约经典的设计和舒适的剪裁,短短几年内成功打响知名度,不仅在2016年的新加坡时装奖(Singapore Fashion Awards)获得“新晋设计师大奖”,还成为2017年新加坡时装周上备受瞩目的品牌之一。不久后,李昭谊和Niv将品牌总部移回新加坡,于国家设计中心设立设计工作室,目前在狮城共有三家店面。

过去两年里,疫情反而有利于可持续时尚的进程,也让人反思可持续时尚到底该如何践行。其实,早在疫情前一年,李昭谊和团队已开始寻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方式。品牌便在2020年4月和10月分别推出 “GOOD”(Get Order On-Demand,按单制造)和“MAKE”(Make In Shop,店内制作)两种购物形式,对品牌有着革新性的意义。这两项计划皆以减缓生产量为目标,并获得踊跃的反响。自推出以来,品牌大部分的订单都属于“GOOD”,“MAKE”则兴起了顾客对商品制作过程的兴趣。

“我们推出‘店内制作’工坊概念,是希望藉由一种可持续的制造方式来降低浪费,并缩小供需之间的差距。”—— Gin Lee

疫情给不少企业带来负面冲击,李昭谊却毅然在2020年开设了世界城的分店,而“店内制作”体验就是新店的亮点之一。她说:“我们是在新加坡宣布实施阻断措施当天签的租约。尽管知道未来有许多挑战,但这是我们想做的——建立一个商店,让顾客以不同的方式体验我们的产品。”

今年,品牌获得新加坡设计理事会旗下“好设计调查与研究”(Good Design Research)项目的支持,推广“店内制作”工坊概念,藉由提供一种可持续的压褶制造方式来降低生产过剩的浪费。顾客只需提前预约实践,就能在世界城的GINLEE Studio里亲手制作品牌经典的皱褶手袋、上衣和靠垫。整个过程约一个多小时,让大众亲眼见证压褶工艺的制作过程,以“现做现卖”的形式减少浪费,为可持续发展尽一分力。

李昭谊说:“我们喜欢用手工压褶技术是因为其技术含量低且具备触感。褶皱由热力固定成型,因此它是永久性的,而选用的面料则为再生聚酯。我们的考量不单只是选择可回收或生物降解的材料,因为无论哪一种仍然是在使用资源。因此,我们决定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生产,从而缩小供需之间的差距。与此同时,‘店内制作’计划亦是透过现代化工艺实现本地化生产,换句话说,我们相信能通过审视生产过程来创造更多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并将生产本地化,从而以更精准的可持续模式来重现快要消失的本土工艺。”

Art Direction Chen Jinghua
Photography Veronica Tay
Fashion styling Angela Chu
Make up Amy Chow using Laura Mercier
Hair Chester wong @Kaleidoscope using Gramix

Latest最新视频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