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的老屋如今披上缤纷彩衣。
马六甲的街道出了名的窄,夹在历史悠久的受保留建筑之间,车子得放慢速度,性子再急躁的人来到这里也要放轻松,从容地穿越古今交汇的时空。2008年,马六甲与槟城联名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得这个古代商港在国际旅游地图再度发光。
走在荷兰街(Jalan Tun Tan Cheng Lock)上,两旁的老房子轻易吸引我的目光。典型的土生华人(自明代南来定居的中国商人与当地马来妇女通婚后繁衍的后代)传统建筑,门前供遮阳挡雨的走廊,俗称“五角基”,大门和两扇窗上的牌匾有寓意吉祥和风雅的题字,在灯笼掩映下体现南洋风味的华族色彩。有趣的是楼面虽窄,走进屋里才发现建筑其实极具“深度”,向后延伸出长长的空间面积。原来当年荷兰人以房屋宽度作为纳税标准,人们于是把房子建得窄窄,少交点税,让空间朝内及往上发展,这跟阿姆斯特丹的老房子如出一辙,东西方文化在南洋古城有了奇妙的重叠。
大部分老房子的屋主都已搬离,古色古香的建筑如今有了新使命。有些老屋变身为艺廊,让游客把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带回家;有些改建成餐厅或咖啡馆,以道地娘惹(土生华人女子的称谓)菜肴、葡萄牙式餐点或波西米亚情调待客;有些翻新成旅馆,让住客在传统建筑格局中感受昔日土生华人的居家风情。当然还是有一些原居民留守老街,仍然住在老房子里,我们经过时总爱猜测门内究竟住着怎样的人家,是否还过着昔日的生活方式?
鸡场街的周末夜晚,游人如织。
与荷兰街平行的鸡场街(Jonker Street)是古城的观光热点,小吃店、土产店、古董店和纪念品商店林立,是旅人的淘宝大本营。你可以找到遗留在时光隧道中的童年玩具,也能买到新奇有趣的家居小发明,肚子饿了就在街边餐室品尝鸡饭粒(鸡饭搓捏成的饭团,当地独有的吃法)、娘惹叻沙(以南洋香料煮成浓郁汤底,配以鲜蚬、豆芽和豆卜的米粉或面条汤)、娘惹酱油鸡、仁当牛肉(牛肉干咖喱)、晶露(甜品)等道地美食。
每逢周末,鸡场街人头攒动,本土和外地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尤其入夜时分摊贩在街上摆夜市,车子不得进入,人们边走边看边买,灯火将老街映衬得格外年轻。在摩登都会中近乎绝迹的夜市人生,唤起人们心中对纯朴生活的向往,因此毫不介意在挤迫人群中缓缓移步,为的是感受那种强烈的生命力与浓浓的人情味。
从鸡场街往马六甲河的方向走,越过小桥,眼前一组红色建筑群屹立在荷兰广场(Dutch Square)上,右边的红屋(Red House)是东南亚最古老的荷兰建筑,如今是不同主题博物馆的所在地;左边同样是荷兰人建的基督堂(Christ Church)。广场中央的维多利亚女王喷泉(Queen Victoria’s Fountain)顾名思义是英国人的杰作,从红屋背后的阶梯通向山坡上的圣保罗教堂(St Paul’s Church)和古城门(A Famosa)则是葡萄牙人建造的。不同国家的历史遗迹汇集在小小的区域里,非常引人入胜。
若是工作日到访,鸡场街没有夜市,也没有涌来度周末的人潮,好些店铺趁机打烊休息,古城展现安静和写实的一面,散发生活的况味。这时,你能细细品味老房子的飞檐、双排门扉等细节,看车夫骑着缀满花朵的载客三轮车缓缓驶过身边,老式咖啡店里人们闲闲地聊天,时间仿佛放慢了节奏,换来了金钱买不到的奢侈。
在老城展售的精巧木屐是极佳的伴手礼。
本文转载自新航旅游杂志SilverKris ,请下载电子版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iPad: http://goo.gl/pCESp
Android devices: http://goo.gl/MHm18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