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制表名家IWC的辉煌历史,始于大胆创新的先锋理念。从1868年创立至今,IWC在高级钟表界中掀起的“工业革命”,仍在持续当中。
今年3月,IWC在“钟表与奇迹”(Watches and Wonders)日内瓦高级钟表展中发布让表迷期待已久的新作:工程师系列Ingenieur Automatic 40三款精钢腕表(型号为Ref.IW328901、Ref.IW328902和Ref.IW328903),以及一款钛金属材质的腕表Ref.IW328904,重新演绎腕表设计大师杰罗 ・尊达(Gérald Genta)为IWC创造的经典杰作,提升完美的表壳比例和人体工学设计,配备现代机芯技术,打造出一款属于21世纪的多功能奢华运动型腕表。
全新IWC万国表Ingenieur Automatic 40腕表共推出三种款式,各搭配不同颜色表盘。
传奇腕表初诞生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50年代,电气技术、机械工程、通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科技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场,却严重影响了腕表的走时精准性,IWC工程师系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工程师比一般人更常地在电磁辐射场内工作,IWC当年便专为工程师设计此革命性腕表系列,主打高度防磁性能。1955年,首枚工程师腕表问世,设计走实用主义路线,搭载由IWC开发的第一款自动机芯和软铁内壳,以具防磁功能的软铁内壳保护机芯,这也标志着IWC制表技术突破的里程碑。
70年代,工程师系列迎来一次颠覆性的变革。尊达于1976年为IWC设计了Ingenieur SL腕表Ref.1832,外形设计和前作几乎完全不同,运动风格更鲜明,采用当时罕见的40mm表径,融入一体式链带造型,圆形表圈上的5颗小圆螺丝,成为表款一大标志设计,不变的是系列核心的防磁性能,整体充满内敛的阳刚之气。
领先于时代的破格设计,让Ingenieur SL腕表Ref.1832迄今依然是工程师系列的经典代表,也是IWC史上最受表迷和收藏家追捧的型号之一。
表壳经过精心改良,更符合人体工学理念。
经典的迭代升级
今年推出的三款全新力作,以Ingenieur SL腕表为蓝本,保留原作整体精髓,更多聚焦于细节的提升,展现硬朗凌厉的现代格调。
首先是经过精心改良的表壳尺寸,从45.7毫米的表耳间距到带弧度的表环设计,更符合人体工学理念,确保腕表与手腕巧妙贴合,不管手腕粗或细,都能享受舒适自如的佩戴体验。
另外,在过去的Ingenieur SL腕表设计中,五颗小螺丝是锁在表圈上,这也令过去每一枚腕表的螺丝固定位置都有所不同;新表款中,五个螺丝将表框与表壳牢固连结在一起,每一枚腕表的螺丝固定位也变得一样。表盘是独特的网格设计,在腕表饰面处理上则采用抛光和哑光表面的组合,更添有趣质感。新表款搭载IWC独家制造的32111型机芯,提供长达120小时动力储备,也少不了系列的灵魂设计——在表内加入软铁内壳,保护机芯免受磁场影响,确保走时精确度。
Ingenieur Automatic 40钛金款。
除了三款精钢腕表,IWC也推出一款采用五级钛金属制作表壳的腕表。钛金属的机械加工难度高,IWC早在80年代便首创钛金属制表技术,在钛金属制表领域有超卓实力。钛金属兼具轻巧和坚固的特性,更亲肤、防过敏、抗磨损高,重量极轻盈,也带来更舒适的上手体验。
作为IWC旗下最富科技感的腕表系列,工程师系列承载着IWC百年来秉承的创新热情。精密机械技术与经典设计的完美结合,毫无意外将让Ingenieur Automatic 40新作继续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理想之选,无论是日常或运动佩戴,恣意游走于生活不同场合。
-Brought to you by I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