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士与蓝色使命合作保护世界各地海洋生态系统
数十年来,“蓝色使命”“希望点”大使瑞丽・德乔翰尼(Rili Djohani)一直致力守护家乡巴厘岛周围生机盎然的海洋世界。在劳力士(Rolex)“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的支持下,她正在协助当地居民复育他们赖以为生的珊瑚礁。
文 / 张思嘉 /
由著名海洋探险家席薇亚·厄尔(Sylvia Earle)发起的“蓝色使命”(Mission Blue)计划,旨在建立名为“希望点”(Hope Spots)的全球海洋保护区网络。这些希望点是指对于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海域,或是当地群体非常依赖健康海洋环境生存的地方,一个例子是峇厘珀尼达岛(Nusa Penida),这个作为“珊瑚大三角”
的核心地区,2020年被纳入“蓝色使命”计划中。
珀尼达岛海洋保护区栖息着约296种珊瑚及576种珊瑚礁鱼,包括全球数量最多的蝠鲼。Photo by Pier Nirandara, courtesy of Rolex
身为“蓝色使命”“希望点”推动大使瑞丽·德乔翰尼(Rili Djohani)及威拉·桑贾亚(Wira Sanjaya),与当地社区紧密合作,在岛屿周围建立2万公顷的海洋保护区,并在劳力士(Rolex)“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的支持下,协助当地居民复育珊瑚礁。珀尼达岛大部分居民依赖海洋获取食物及赚取生计。
珊瑚大三角中心成员Tabitha Rudang、Wira Sanjaya和Rili Djohani。Photo by Pier Nirandara, courtesy of Rolex
珊瑚大三角中心正在培训当地社群,通过管理海洋保护区,勘察野生动物及主持导览团,保护他们的生活方式。珊瑚大三角中心亦借着恢复海藻养殖的传统,以及在海洋保护区内成立特定的可持续海洋旅游区域,为当地居民提供替代的可持续收入来源,让他们能够与海洋共存。
一名海藻农夫在Satya Posana Nusa养殖区进行收割。海藻养殖为当地居民提供可持续收入来源。Photo by Pier Nirandara, courtesy of Rolex
珊瑚大三角中心不仅保护珀尼达岛生态系统,亦致力于修复它们。中心在海床放置涂砂钢框架,并在其上粘附活珊瑚碎片,复育消失的珊瑚礁。最近,珊瑚大三角中心与当地社区团体Satya Posana Nusa合作,在海洋保护区各地种植了1万棵红树,以助修复红树林。红树林的庇护让珊瑚礁及海洋鱼类能够在此繁殖,对广泛海洋生态系统至为重要。这些树木还能拦截沉积物,保护岛屿免受风暴侵袭,并从大气中吸收碳,因此在当地和全球对抗气候变迁的过程中都至关重要。
珊瑚大三角中心在珀尼达岛取得成功后,还将项目范围拓展至七个海洋保护区,覆盖38万7000公顷的关键海洋栖息地。这是印度尼西亚政府保护国家30%海洋环境目标(超过9750万公顷)的一大里程碑。
珊瑚大三角中心通过传统印度尼西亚皮影艺术“Wayang Samudra”启发当地居民守护海洋。Photo by Pier Nirandara, courtesy of Ro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