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士格林尼治型腕表 传奇演变史

多年来,劳力士(Rolex)格林尼治型腕表不断演变,过程中见证了航空史上的众多创举,已然成为航空腕表的典范之作。

Rolex, Watches, Rolex watch, Rolex GMT Master II
Share this article

自1955年问世以来,劳力士(Rolex)格林尼治型历经不断改良优化,巧妙融合陆续推出的技术创新,牢牢巩固其在双时区腕表领域的重要地位。

初代格林尼治型全球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诞生,民用航空的发展备受瞩目,而专门配备24小时指针与双色旋转刻度外圈的格林尼治型,可在跨时区飞行期间助航,令时常往返于不同时区者,如飞行员、船长、领航员、跨国行商以及武装部队成员等,轻松辨识两个时区的时间,也就是现今的“GMT腕表”。

1960年代,空中交通迅猛增长。在航空史上关键十年拉开序幕之际,劳力士与当时的美国国际航空领军者泛美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合作。1959年,格林尼治型成为泛美航空的指定腕表。1959年亦是格林尼治型技术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起初,腕表的24小时刻度字圈由树脂玻璃(Plexiglas)制成,其后则以阳极氧化铝打造,使表面更加经久耐磨;另增设上链表冠护肩,与中层表壳融为一体。格林尼治型功能腕表尤为坚固,并在不断的改良精进中持续提升性能。

劳力士刊登广告庆祝泛美航空开通首个纽约直飞莫斯科的跨大西洋航班。Photo courtesy of Rolex

劳力士刊登广告庆祝泛美航空开通首个纽约直飞莫斯科的跨大西洋航班。Photo courtesy of Rolex

1982年,劳力士推出新款机芯,令时针可以独立调校,有别于分针及24小时指针。佩戴者仅需将上
链表冠拉出,并顺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可令时针以每小时为单位向前或向后“跳动”。由此,佩戴者
可在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情况下,将腕表所示时间调校至新时区。为了表示此技术演进,并与传统的
格林尼治型腕表相区分,搭载新机芯的表款便命名为格林尼治型 II(GMT-Master II)。

独立的24小时指针是格林尼治型与格林尼治型II的关键设计标志,多年来在设计上进行了细微的改变。Photo courtesy of Rolex

独立的24小时指针是格林尼治型与格林尼治型II的关键设计标志,多年来在设计上进行了细微的改变。Photo courtesy of Rolex

首款格林尼治型 II配备酒红色与黑色双色字圈,此为专属于本系列腕表的崭新配色。直到2000年,格林尼治型与格林尼治型 II腕表一直并肩共存,共同见证了劳力士在航空和旅行领域的辉煌历程。

2005年,格林尼治型 II 历经重大革新,劳力士首度采用陶瓷材质为腕表打造字圈。高科技陶瓷质地
尤为坚硬,不易刮损,即使经紫外线照射也不会褪色。而且有赖于其化学成分,此高科技陶瓷具备色的抗腐蚀性。陶质字圈起初选用全黑色调,及后采用双色配色,延续格林尼治型原型款式的经典设计。

2008年,这种陶质字圈被正式命名为“Cerachrom”,这不仅标志着劳力士在技术性能上的新突破,也确立劳力士在高科技陶瓷部件研发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3年,首款蓝黑双色一体成型Cerachrom陶质字圈面世。这代表着劳力士在工程制造与应用研
究方面取得出众成就。翌年,劳力士推出红蓝双色Cerachrom陶质字圈。独到的红蓝配色向格林尼治
型的原型款式致敬,同时亦实现了技术创举,因为这两种色彩难以在单个陶瓷部件上同时呈现。

初代格林尼治型腕表与2018年发表的格林尼治型 II型号 16760的对比。Photo courtesy of Rolex

初代格林尼治型腕表与2018年发表的格林尼治型 II型号 16760的对比。Photo courtesy of Rolex

2022年,格林尼治型 II经过精妙重塑,展现焕然新貌。新作配备绿黑双色 Cerachrom陶质字圈,并创新采用不同于其他表款的左侧上链表冠。日历窗亦调整至9点钟位置。此款格林尼治型 II的配置在劳力士腕表作品中独树一帜,凸显劳力士对特殊佩戴需求的重视。

2024年新款格林尼治 型II,型号126710GRNR。Photo courtesy of Rolex

2024年新款格林尼治 型II,型号126710GRNR。Photo courtesy of Rolex

继2023年发布18K黄金款与黄金钢款格林尼治型II之后,劳力士再次于 2024年献上两款蚝式钢款新作,两者均选用内敛色调,配备灰黑双色Cerachrom陶质字圈及绿色24小时指针。两款新作分别搭配蚝式表带及纪念型表带,续写格林尼治型的传奇篇章。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