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餐饮品牌 以独特风味闯国际

除了丰富多姿的小贩文化,本土品牌Alchemist、Killiney Kopitiam、BreadTalk也逐渐成为新加坡饮食的代名词,将新加坡风味带入国际市场。

Janice Wong and Benedict Lee (Founder of Oatside)
Photo Courtesy of Global Gourmet Summit and Straits Times
Share this article

1. Alchemist

官网:https://alchemist.global/

自2016年创立以来,Alchemist 秉持“人人皆可享受咖啡”的理念,成为本地高品质咖啡的代名词。从中心商业区仅4平方米的咖啡摊起步,到如今拥有11家本地门店,品牌始终专注于极简主义,展现咖啡的极致魅力。Alchemist严格筛选理念契合的咖啡种植方,从对方的采收、处理到品牌的精心烘焙萃取,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确保每款咖啡豆的独特风味得以完美呈现。

Alchemist产品线也涵盖咖啡胶囊、咖啡豆,从招牌“Dark Matter”、“Equilibrium”、“Lumos”到最新推出的“Finca Argentina”和“Ipanema C06”,每一款都极具特色。

品牌对咖啡的热爱不止于研制饮品;意识到咖啡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必需品,Alchemist利用废弃咖啡渣,打造肥皂、沐浴露、洗手液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将咖啡元素融入日常。

今年6月底,Alchemist正式走出国门,在日本东京开设两家店,延续新加坡的极简原木设计语言,以现代艺术空间传递品牌的高标准。Alchemist将于今秋进驻台北市场,将新加坡精品咖啡品牌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2. Janice Wong Singapore

官网:https://janicewong.online/

提及新加坡本土甜品店,Janice Wong Singapore绝对不会陌生。由“新加坡甜品女王”黄慧娴(Janice Wong)主理,品牌致力于打造艺术与设计交融的空间,激发人们想象力与探索欲。

2007年,黄慧娴在新加坡开设首家甜品餐厅“2am:dessertbar”,七年后成立Janice Wong Pure Imagination品牌,将定制巧克力、创意蛋糕与手工冰淇淋引入市场,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导向。

这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女孩因一次墨尔本农场之旅偶然与烹饪艺术结缘。 她不断突破甜点、巧克力与糕点的传统边界,创作出她的独特风格。她曾师承殿堂级大师美国名厨Thomas Keller与Grant Achatz、西班牙巧克力巨匠Oriol Balaguer、法国甜点传奇糕点师Pierre Hermé。这些宝贵经历形成了她独到的美学视角以及精湛的技艺。

黄慧娴是新加坡第一位于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获颁San Pellegrino亚洲50最佳餐厅(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亚洲最佳甜点师”荣誉的人。不仅如此,她也于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三度荣获世界美食峰会(World Gourmet Summit Awards)的“年度糕点厨师”称号,硕果累累。

Janice Wong Singapore的蛋糕格外精致,层次口感也极为丰富,十分有品牌特点。每一款都宛如艺术品,引领人们坠入充满奇思妙想的甜品宇宙。

为庆祝SG60,她携手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Shangri-La Singapore),在8月1日至9月28日期间推出限定下午茶甜品体验。以别致创新的设计重塑新加坡甜品风味,呈现视觉味觉双重感官冲击。

一直以来,黄慧娴不断尝试新食材、烹饪技术和设备,由此创作出可食用艺术品、3D打印巧克力等佳作,并成功将品牌推向国际舞台。目前,品牌已进驻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未来团队也将继续突破边界,将新的食品技术和创新融入其产品系列。

3. Oatside (鸥乐赛)

官网:https://shop.oatside.com/

2020年,源自新加坡的植物奶品牌Oatside悄然诞生。短短两年后,它便以破竹之势风靡亚洲。品牌由剑桥才子林韦翰(Benedict Lim)创立,本应在2015年获经济学学士在金融界大展拳脚,却在后来的机缘巧合下进入卡夫亨氏(Kraft Heinz)工作。通过那段经历,他意外发现食品行业的无穷魅力,为日后创业埋下了伏笔。

自称“资深吃货”的林韦翰是个弹性素食主义者,坚持健康的饮食理念,并彻底告别自己儿时所热爱的动物奶制品。这种生活方式与2019年席卷东南亚的第三波咖啡浪潮不期而遇。随着台湾精品咖啡文化的影响,东南亚独立咖啡馆逐渐崛起,消费者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咖啡体验。林韦翰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发现美国流行的植物奶在本地市场仍属小众,于是潜心研发,最终推出了这款口感浓郁顺滑、带有独特麦芽香气的燕麦植物奶。

为了让传统乳制品爱好者也能爱上植物奶,Oatside在品牌塑造上下足了功夫。从可爱的品牌标识到逗趣的网站设计,再到社交媒体上年轻化的互动内容,Oatside持续呈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发众多消费者的共鸣和喜爱。

截至目前,Oatside共推出七种口味,“Mocha(摩卡)”、“Barista Blend(咖啡调制专用)”、“Caramel Macchiato(焦糖玛奇朵)”、“Chocolate(巧克力)”、“Oat latte(燕麦拿铁)”、“Chocolate Malt(巧克力麦芽)”、“Protein Chocolate(高蛋白版巧克力)”、“Protein Vanilla Flavoured(高蛋白版香草)”,最新推出的“Matcha(抹茶)”更是引发了抢购热潮。这个充满活力的品牌仍在持续创新,并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4. Killiney Kopitiam (基里尼咖啡店)

官网:https://killiney-kopitiam.com/

作为新加坡现存最古老的海南咖啡店,Killiney Kopitiam由海南移民于1919年创立。它最初名为琼信合咖啡店(Kheng Hoe Heng Coffeeshop),后在1992年被常客云德盛(Woon Tek Seng)收购,并以所在街道“Killiney Road”重新命名。在云德盛与他三位兄弟的紧密合作下,才发展为如今的国民级连锁咖啡品牌。

当酥脆咖椰吐司与南洋咖啡的古早香韵仍在舌尖流转,Killiney Kopitiam已悄然进行着现代化改革。引领这场变革的是品牌第二代主理人云天源(Woon Tien Yuan),联手童年好友Yau Png Ow经营的Hoow Foods食品科技初创公司,研制出更美味的咖啡和更健康的食品酱料配方。

Killiney Kopitiam时刻紧跟潮流,近期大胆融合日式茶道与南洋咖啡文化,推出创新饮品“Matcha Cold Foam Kopi抹茶冷盖咖啡,让精品咖啡体验走进日常。

从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到跨洲的澳大利亚,甚至美国,Killiney Kopitiam的狮城咖啡香早已飘向世界,成为新加坡的代名词之一。

5. Ya Kun Kaya Toast (亚坤)

官网:https://app.yakun.com/

点一杯香浓南洋咖啡,配上一份经典咖椰黄油吐司,这简单却美味的组合,承载着许多新加坡人从小到大的早餐记忆。而许多如此惬意的早晨时光,都是在Ya Kun Kaya Toast度过的。

Ya Kun Kaya Toast的故事可追溯至1926年。当时年仅15岁的黎亚坤(Loi Ah Koon)紧揣着一个黑色木制手提箱,只身前往新加坡谋生。他最初在一家海南咖啡摊当助手学习手艺,之后与两位华裔移民伙伴合作,在直落亚逸盆地(Telok Ayer Basin)开设自己的咖啡摊。黎亚坤意志坚定,即使伙伴们后已另谋发展,他仍坚持不懈地研制南洋饮食。他回乡探亲成家后,妻子于1936年追随到新加坡与他并肩奋斗,练就自制咖椰配烤面包的绝活。黎亚坤更是开始亲自烘焙咖啡豆,为带来绝无仅有的口感。

国庆之际,Ya Kun Kaya Toast精心推出特殊限定菜单,其中包括“Iced Moki(冰美禄咖啡)、“Durian Kaya Toast(榴莲咖椰吐司)”、“Bandung Lychee Swiss Roll(玫瑰露荔枝瑞士卷”等。品牌还积极跨界合作,与服装品牌优衣库(UNIQLO)共推出可爱风趣的SG60限定周边,携手庆佳节。

如今,Ya Kun Kaya Toast已从黎亚坤幼子黎文深(Adrin Loi)手中交棒至第三代掌舵人黎德维(Jesher Loi)。家族始终坚守食物品质,力求精益求精,并持续发展扩大。除了本地近百家分店,亚坤足迹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将经典新加坡早餐文化推向世界。

6. Bengawan Solo

官网:https://bengawansolo.sg/

在新加坡琳琅满目的必买伴手礼清单中,班兰戚风蛋糕(Pandan Chiffon Cake)总占有一席之地。若谈及经典之选,Bengawan Solo的出品当仁不让。糕体蓬松软糯,散发淡淡的斑斓叶清香,甜咸比例恰到好处。品牌更坚持选用最优质、新鲜的原料,不含人工防腐剂,成就一口极为难忘的风味。2017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还将班兰戚风蛋糕评为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代表性糕点,Bengawan Solo位于樟宜机场的分店则被誉为“旅途中完美的最后一站”。

BengawanSoloAnastasiaTjendri-Liew

Bengawan Solo创办人曾秀娘以及部分品牌经典产品

Photo Courtesy of SPH

Bengawan Solo之名源自创始人曾秀娘 (Anastasia Tjendri-Liew) 钟爱的印尼民歌“Bengawan Solo”(意为“梭罗河”)。这不仅因为歌曲广为人知,更因其中“河水高涨”的意象,寓意着生意兴隆,成为她心中的不二之选。

时光回溯到70年代初,曾秀娘仅携一只行李箱,跟随亲戚来到新加坡,在此结识伴侣并定居。对印尼糕点的热爱,让她开始在自家组屋的厨房里制作糕点。凭借精湛的技艺,她逐渐声名远扬,订单纷至沓来,甚至吸引了超市和商场前去采购。直到环境部人员登门,她才意识到家庭作坊式的无证经营不可持续。正是这一契机,促成了1979年Bengawan Solo第一家正式门店的诞生。

BengawanSoloKitchen

后厨正精心包装每一份班兰戚风蛋糕,为消费者带来最舒心的购买体验。

Photo Courtesy of SPH

如今,Bengawan Solo已在新加坡开设40余家分店。2019年,为庆祝品牌创立40周年而在樟宜机场开设别具一格的旗舰店。店内巧妙融入各种新加坡植物园元素,绿植垂挂、鲜花点缀,并辅以精致的蜡染纹饰,将琳琅满目的本地传统糕点衬托得更加诱人。

除了招牌的班兰戚风蛋糕,还有千层糕(Lapis Sagu)、椰丝球(Ondeh Ondeh)、香兰糯米糕(Kueh Salat)、以及酸甜可口的凤梨挞(Pineapple Tarts)等。每一款都是地道的新加坡风味,一份值得给与亲友分享的最佳礼品。

7. BreadTalk (面包物语)

官网:https://www.breadtalk.com.sg/

始于2000年,自诩为“面包精品店(Bread Boutique)”的BreadTalk已然成为国际品牌,遍布全球15个市场,拥有400余门店。

数不胜数的选择中,招牌“Pork Flosss Bun(肉松面包)”堪称本地烘焙届现象级产品。BreadTalk坚持选用顶级肉松与特调美乃滋,面包松软细腻,鲜香扑鼻。多年来稳居销冠,仍是本地及海外食客的最爱。品牌也持续关注美食热潮,陆续研制许多新品。前段时间火遍中国的半熟芝士也由BreadTalk重新诠释,特别推出了“Hanjuku Cheese(半熟芝士)”。

恰逢国庆,BreadTalk以国民最爱的榴莲为灵感,研发“Golden Layer Brulee Tarts XO Durian Flavour(XO榴莲千层布蕾挞)”限定口味。焦糖布蕾与榴莲香气在舌尖萦绕,搭配目前买二赠一的惊喜优惠活动,收获许多食客喜爱。

Share this article